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见或听说各类人身损害,比如各类交通事故造成的人身损害、故意伤害等各类犯罪造成的人身损害、劳务关系中雇员人身损害、产品质量责任造成的人身损害、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医疗事故造成的人身损害、工伤事故造成的人身损害等。那么2018工伤赔偿与受雇者人身损害赔偿区别及标准
属于工伤的,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
工伤案件赔偿与一般人身伤害赔偿案件主要有以下区别:
1、发生的基础关系不同。
2、赔偿标准不同。
3、适用法律不同。
4、处理机构不同。
5、伤残鉴定机构不同。
6、举证责任不同。
7、赔偿主体不同。
8、责任划分不同。
9、是否可以一次性赔偿的区别
10、二次手术费等后续治疗费由谁承担的区别
11、工伤和其他人身损害赔偿发生重合时的区别
【真实案例】
王女士是北京某酒店的保洁员,在工作时间打扫房间,下楼丢垃圾时从楼梯上摔下,导致腰椎一节压缩骨折。当时因为没有明显的外伤,但是自己就是起不来了,酒店员工陪着一起去了医院,做完检查医生说伤的比较重建议做手术,医药费比较贵,王女士没有能力支付,酒店也不给出钱,只给垫付了检查费。
王女士并没有和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工资也是发现金,有一个同乡可以给作证是在工作期间受伤,但是该证人不能证明自己和单位有劳动关系,但王女士这种情况是属于工伤或者可以以受雇者人身损害来起诉酒店,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
【工伤条例】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笔者观点】
1. 雇工在工作中享有劳动保护的权利,雇主对雇员的职业活动负有安全注意和劳动保护的职责义务。不采取适当的劳动保护措施,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的,雇主应承担责任。
2. 雇佣活动是危险的来源,只有雇主能在某种程度上控制防范此种风险,规定雇主无过错责任有利于促进雇主的劳动保险和劳动保护意识。
王女士作为劳动弱势群体,因为法律知识欠缺、证据不足、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等各方面的原因,想要提起工伤赔偿难度很大,根据现有证据,从受雇者人身损害赔偿的方向起诉,最终帮助王女士获得了20多万的赔偿,维护了王女士的合法权益。
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仅供交流学习,若本文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