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什么是合同解除权?解除合同的途径包括哪些?

2018-11-05
导读:合同解除权的行使使得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消灭,当双方当事人在不能继续履行合同时,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解除合同。合同的解除既可以是双方当事人的共同行为,也可以是满足法定条件下的单方面行为。那么大家是否知道什么是合同解除权?合同解除权有哪些特点?解除合同的途径包括哪些?下面就由大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什么是合同解除权?

  合同解除权就是合同当事人依照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享有的解除合同的权利,它的行使直接导致合同权利义务消灭的法律后果。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方法,《合同法》第96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第九十四条的规定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可见,解除权行使的方式主要可分为通知与进行批准,登记。

合同解除权有哪些特点?

  合同解除权的性质属形成权。所谓形成权,是指权利人依自己的单方意思表示就可以使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权利。根据形成权的法律特征,在通常情况下,形成权以单方意思表示方式行使;也就是说,实现形成权既不需要向法院提出请求,也不需要进行强制执行,所以行使形成权不需要法院的裁判。

  不过在例外情况下,形成权只能通过司法途径来行使,此类形成权又称为形成诉权,它主要出现在亲属法和公司法中,如婚姻关系的解除以及公司代表权限的剥夺、公司解散、开除股东等。而合同解除权为形成权,属于私力救济权,由债权人单方作出意思表示即可。一般而言,主张解除的当事人不必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起确认之诉,但主张解除的当事人必须将解除合同的通知送达对方当事人能够控制的地方。

解除合同的途径包括哪些?

  一、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

  是指当事人双方经过协商同意,将合同解除。在合同解除需经有关部门批准时,有关部门批准解除的日期即为合同解除的日期。在合同解除不需有关部门批准时,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之时就是合同解除生效之时,或者由双方当事人商定解除生效的日期。

  二、具备法定解除合同的情形。

  a.具备以下条件,不必经对方当事人同意,只需向对方作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就可以解除合同:

  1.当事人约定的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

  2.因不可抗力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

  3.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另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或者以其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义务的;

  4.另一方当事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的;

  5.另一方当事人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

  6.法律规定的其他解除情形。

  不具备上述条件,一方当事人不能解除合同。

  b.解除合同的权利应当满足的条件

  1、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

  2、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的是主要债务。

  3、经另一方催告。

  4、迟延履行一方在催告后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5、因违约致使不能实现合同。

  6、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c.当事人根据约定解除权和法定解除权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

  通知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口头通知的,口头告知签订合同的对方当事人时即为到达;书面通知的,通知送达对方当事人或其指定的人签收即为到达。

  对方当事人接到解除合同的通知后,认为不符合约定的或者法律规定的解除合同的条件,不同意解除合同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能否解除合同。

最新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