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19年交通事故中因伤致残如何鉴定?因伤致残的人身损害赔偿范围是什么?

2019-02-21
导读:如今有车族多了,车一多发生交通的事故也变得频繁了,发生交通事故后,基本上都要找交警,如果发生比较重大的交通事故导致人因伤致残的话就要通过临床法医鉴定,这样才能获得人身损害赔偿,那么,交通事故中因伤致残如何鉴定?因伤致残的人身损害赔偿范围是什么?

交通事故中因伤致残如何鉴定?

  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因伤致残的,在治疗终结后15日内,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伤残评定,法医依据伤者住院病历及对伤者查体结果,依据有关规定,综合作出伤残等级认定,对评定结果不服的,可在15日内向上一级机关申请重新评定。

  伤残程度鉴定的临床法医鉴定项包括:

  1.损伤程度鉴定 即轻伤、重伤、轻微伤鉴定或称伤情鉴定。

  2.伤残程度鉴定 包括I级伤残至X级伤残(工伤事故称为一级伤残至十级伤残,程度由重到轻)。

  3.因果关系鉴定 指损伤与疾病的关系鉴定。

  4.医疗纠纷司法鉴定 医疗行为中是否存在过错,若有,与患者死亡或残疾之间的关系。

  5.保险理赔鉴定 是否意外伤残、重大疾病、全残、失能达到保险理赔规定。

  6.影像学资料的同一认定 所提供X光片、CT等资料是否为同一人。7.损伤后误工时间的审查。

因伤致残的人身损害赔偿范围是什么?

  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

  1、残疾赔偿金(A、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伤残等级,按法院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自定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六十周岁以上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按五年计算。B、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C、能证明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高于受诉地标准的,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2、残疾辅助器具费(A、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B、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3、被扶养人生活费(A、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法院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B、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按五年计算。C、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4、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最新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