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如何变更劳动合同期限?变更劳动合同情形有哪些?

2019-09-03
导读: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对劳动合同的部分内容进行变更。所以今天大律师网小编就来跟大家讲讲如何变更劳动合同期限?变更劳动合同情形有哪些等知识内容,欢迎阅读。

劳动合同变更程序

  1、提出变更的要约:

  用人单位或劳动者提出变更劳动合同的要求,说明变更合同的理由、变更的内容以及变更的条件,请求对方在一定期限内给予答复。

  2、承诺:

  合同另一方接到对方的变更请求后,应当及时进行答复,明确告知对方同意或是不同意变更。

  3、订立书面变更协议:

  当事人双方就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经过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签订书面变更协议,协议载明变更的具体内容,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实务操作指南:平等自愿、协商一致是劳动合同变更的基本要求,用人单位未经劳动者同意强行变更劳动合同,属违约行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造成劳动者损失的,需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如何变更劳动合同期限

  实际案例中,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约定延长劳动合同期限的行为是否符合上述"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个条件,是处理的关键。界定"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1)必须订立了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里的"两次"是从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开始计算的。

  (2)两次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时间上必须具有连续性。只有同时满足了上述两个条件,才能被认定为"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根据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延长劳动合同期限累计超过六个月的,视为续订劳动合同。因此,双方签订补充协议的行为应视为续订了第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在时间上具备连续性,可认定为"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此情形下,申请人在劳动合同期满前提出与被申请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没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被申请人依法应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被申请人单方终止了劳动合同,违反法律规定,应支付申请人违法终止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变更劳动合同情形有哪些

  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形:

  1、试用期内。

  2、签订劳动合同时的法律、行政法规发生变化,劳动合同的相关条款应作相应变更。

  3、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后不能从事原工作。

  4、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对其工作岗位予以调整。

  5、发生不可抗力或出现致使劳动合同全部或部分条款无法履行的其他情况,如企业发生分立、合并、迁移、被兼并、企业资产转移、转产转型、技术改造后某些生产岗位消失等。

  6、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后达成新的协议变更原有的约定。

最新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