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父母出钱买房
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2、使用婚前个人财产买房
在婚后,如果夫妻一方用个人财产来买房,那么房产也算作个人财产,离婚时,也不用分割,不过,需要证明买房的钱属于个人财产。
3、签有婚后买房协议
婚后买房时,有些男方为了示爱,往往只在房产证上写女方的名字,且签署了婚后买房协议,明确房子归女方一人所有,在此情况下,房子就算作女方的个人财产了
4、婚前付了首付
当夫妻一方在婚前贷款买房,且付了首付时,无论婚后另一方是否共同还贷,那么房子都算作一方的个人财产,离婚时,该房子也不用分割。不过,一方需要向另一方提供一定的补偿。
依据《婚姻法》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因此在共同购房过程中,即使房产证上没有出现另一方的名字,也不影响其对房屋享有所有权。
所以婚后买房房产证上可以写两个人的名字也可写一个人的名字。婚后夫妻共同买房一定要注意一点:购房签约、申请房贷、交易过户等环节都是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到场来办理的,这是共同买房最需要大家注意的一个问题。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以下财产属于夫妻个人财产:
1、一方的婚前财产,结婚前的财产都是属于夫妻个人财产的;
2、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这种情况不管是婚前还是婚内,因为遭受身体损害而得到的赔偿,只属于残疾人个人,是残疾人个人的财产;
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这种情况下,只能是明确规定属于一方的,才是夫妻个人财产。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赠与的情况,没有明确说明的,只能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处理;
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如个人的衣服、鞋帽、手表等等;
5、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这项是兜底条款,应对一些新的财产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