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合同欺诈的行为有哪些?合同欺诈的认定是怎样的?

2020-01-04
导读:合同欺诈的行为自然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实施了欺诈行为的一方是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因为这一行为严重了侵犯了对方的利益,也违反了诚实守信这一基本原则,那么合同欺诈的行为有哪些?合同欺诈的认定是怎样的?跟着大律师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合同欺诈的行为有哪些?

  1、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

  2、虚假的商品标识欺诈行为;

  3、虚假的合同主体欺诈行为;

  4、虚假的宣传欺诈行为;

  5、虚假的价格欺诈行为。

合同欺诈的认定是怎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第3款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为无效的民事行为。”

  1988年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68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新合同法第五十四条也重申:“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合同欺诈的法律责任是怎样的?

  行为人通过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是无效的,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法律依据:《合同法》第五十八条: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最新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