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1、重婚;
2、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
3、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即近亲结婚;
4、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人民法院审理宣告婚姻无效案件,对婚姻效力的审理不适用调解,应当依法作出判决,有关婚姻效力的判决一经作出即生效。涉及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的,可以调解,对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的判决不服的,可以上诉。
无效婚姻,从结婚时起就无效,不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之间始终就不是法律认可的夫妻关系,相互之间不享有夫妻的权利,不承担夫妻义务。
合法婚姻关系以外的男女所生的子女为非婚生子女。但是,无效婚姻男女所生的子女不认为是非婚生子女。婚姻被宣告无效,无效婚姻的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婚姻法有关父母子女的规定。
无效婚姻的当事人虽然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但在同居期间会有各种收入,会形成共有财产,或负有一些共同债务。当事人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按共同共有处理。但有证据证明为当事人一方所有的除外。对于这些财产或债务,由当事人协商处理。协商不成时,则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
1、根据《婚姻法》第八条“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规定,通过补办登记手续,使欠缺婚姻登记形式要件的无效婚姻为有效婚姻。
2、未达到法定婚龄(男未满22周岁、女未满20周岁),达到了法定婚龄;而且男女双方补办登记手续,这样无效婚姻转化为有效婚姻。
3、患有禁止结婚的疾病,婚后经过治疗,已经痊愈的。因无效的条件消失,而转化为有效婚姻。
4、重婚而导致婚姻无效的情形。重婚是严重违法一夫一妻制原则的行为,所以,不存在阻却的事由,重婚是绝对无效的婚姻。即无论申请时,重婚者是存在两个婚姻关系,还是已只有一个婚姻关系,都应该宣告其中一个婚姻无效。
5、因亲属关系导致婚姻无效的情况
(1)自然血亲,即因出生或者血缘而形成的特定身份关系,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即该婚姻无论经过多长时间和双方当事人是否有子女,或者不再生育,都应该是绝对无效婚姻。
(2)拟血亲,如养父母和养子女间、继父母和继子女间,根据《婚姻法》的规定,适用于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法律拟制的血亲关系等同于自然血亲,禁止近亲结婚的亲属关系也就包括了法律拟制的血亲关系。但是,一旦这种法律拟制的血亲解除,当事人之间不具有法律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而我国立法又没有规定即使收养关系解除后仍不能结婚的规定。因此,拟血亲关系不存在时,其无效婚姻可能已经转化成有效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