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包庇罪如何判刑?包庇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2020-05-18
导读: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多官员因为一些事情包庇其他人,那么包庇罪如何判刑?包庇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跟着大律师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包庇罪如何判刑?

  具体如何判刑要视具体情节而定。《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该条款是一个选择型罪名,可以是窝藏罪、可以是包庇罪,也可以是窝藏包庇罪,法院会依据具体事实情节作出认定。

  包庇罪,其量刑标准有两个等级:

  1、情节较轻或者一般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主要指窝藏、包庇多人的;多次实施窝藏、包庇行为的;窝藏、包庇罪行极其严重刑事犯罪分子。

包庇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包庇罪的行为有哪些?

  满足下列构成要件的行为即成立包庇罪。

  (一)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犯罪对象是各种依照《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人。

  (二)客观要件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窝藏或包庇犯罪人的行为。窝藏,是指为犯罪的人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行为。包庇,应限于向司法机关提供虚假证明掩盖犯罪人。窝藏、包庇的犯罪人,是指已经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既包括犯罪后潜逃未归案的犯罪人,也包括被司法机关羁押而脱逃的未决犯与已决犯。

  (三)主体要件

  主体是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四)主观要件

  本罪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是犯罪的人而实施窝藏、包庇行为。

  《刑法》

  第三百一十条 【窝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最新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