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电信诈骗的常见形式有哪些?电信诈骗怎么处罚?

2020-11-17
导读: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电信诈骗成为了很多人掉入的陷阱之一,我们必须提防这些诈骗,千万不能听信他人,那么电信诈骗的常见形式有哪些?电信诈骗怎么处罚?跟着大律师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电信诈骗的常见形式有哪些?

  1、以网络借贷为名,要求申请人事先支付所谓的“验资费”、“保险费”、“押金”等。

  2、以中奖为名,要求“中奖者”事先支付所谓的“个人所得税”等。

  3、操盘手声明的签订合同主体与盖章内容显示主体不一致。

  4、印章的内容显示不合法。

  5、要求提前支付验资费、保险费等各类名目费用。

  6、以不答应就报警、发送《法院诉讼告知函》等方式施加压力,逼迫支付钱款。

  7、网络刷单,以完成一定任务(继续刷单支付款项)才能返还刷单款为由,要求继续支付款项。

  8、冒充公安等机关和办案人员的身份,以“让提供身份信息给她们录口供,说还要冻结所有银行卡”等话素,一步步诱导以获取银行账户号、密码等资金存储信息。

  9、以提供工作岗位为名,要求应聘者缴纳所谓的保证金、服装费、培训费等各类名目的费用。

  10、假借合法主体资质,签订合同,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或者,直接虚构主体资格(虚构公司名称等),签订合同。

  11、在签订合同过程中明知自己无合同约定的投资/运营实/体项目,没有实际履行能力而骗取对方钱财。

电信诈骗怎么处罚?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电信诈骗即利用通讯工具、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施的诈骗犯罪活动。按照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根据相关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万元至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诈骗公私财物达到上述规定的数额标准,并且系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依据相关规定酌情从严惩处罚。

电信诈骗怎么防范?

  1、要注意避免个人资料外泄,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和短信。

  2、不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

  3、要提醒在家里的中老年同志,要保守好家庭以及个人的各类信息,如银行账号、银行密码、家庭住址等。中老年同志遇到不明白的事不要急于做决定,要先和家人联系、沟通,防止受骗。

  4、接到陌生电话、短信或不良信息,要主动向属地公安机关或电信监管部门举报。

  5、催缴电话费是电信部门对客户使用正常客服电话,通过电脑语音进行提醒的一种商业服务手段,不可能直接转接公、检、法等执法部门。

  6、对冒充各类工作人员直接打电话进行诈骗的,一定要注意来电显示的电话类型。对于一些不熟悉,不像是正常座机手机号码的电话,尤其是电话前带有“00019”的号码请不要理睬。

  7、任何通过电话、短信要求当事人对自己的存款进行银行转账、汇款的,或者声称为您提供公证账户、安全账户进行存款保护的,千万不要轻信。

最新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