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固定资产折旧法定范围包括哪些?2021固定资产折旧额怎么算?

2021-09-02
导读: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转移到商品或费用中去的那部分价值,也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使用固定资产而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摊的固定资产耗费。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是计提折旧的前提。固定资产折旧法定范围包括哪些?2021固定资产折旧额怎么算?下面跟大律师网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固定资产折旧法定范围包括哪些?

  (一)从空间范围确定哪些固定资产应当提取折旧,哪些固定资产不应当提取折旧;

  (二)确定应当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的额度是多少;

  (三)从时间范围确定应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什么时间开始提取折旧,什么时间停止提取折旧。

  因更新改造等原因而调整固定资产价值的,应当根据调整后价值、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和净残值,按选定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对于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采用与自有应计折旧资产相一致的折旧政策,合理的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将会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能够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时间内计提折旧。

  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如果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按照估计价值暂估入账,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同时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在哪里可以查?

  在资产负债表上可以查到。

  资产负债表(the Balance Sheet),亦称财务状况表,表示企业在一定日期(通常为各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其报表功用除了企业内部除错、经营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让所有阅读者于最短时间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资产负债表利用会计平衡原则,将合乎会计原则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交易科目分为“资产”和“负债及股东权益”两大区块,在经过分录、转帐、分类帐、试算、调整等等会计程序后,以特定日期的静态企业情况为基准,浓缩成一张报表。它反映的是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总体规模和结构。

2021固定资产折旧额怎么算?

  可选用的折旧计算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1、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年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2/预计使用年限

  最后两年改为年限平均法

  4、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用一递减分数来表示,将逐期年数相加作为递减分数的分母,将逐期年数倒转顺序分别作为各年递减分数的分子。

最新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