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1债务重组损失怎么算?债务重组的损失税前能抵扣?

2021-10-07
导读:债务重组,是指在不改变交易对手方的情况下,经债权人和债务人协定或法院裁定,就清偿债务的时间、金额或方式等重新达成协议的交易。2021债务重组损失怎么算?债务重组的损失税前能抵扣?下面跟大律师网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债务重组常见方式有哪些?

  (1)资产清偿债务:包括现金清偿债务和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需要根据各个不同类型的资产确认处置损益,这点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损益确认是大体一致的:比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确认营业外收支,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确认投资收益,投资性房地产和原材料等确认其他业务收入,企业库存商品确认主营业务收入等。

  (2)债务转为资本:这种情况实质上是我们一般理解中的债务重组的方式,也是用的比较多的方式,即债权人将债权变为股权,债务人将债务转为资本。

  (3)修改其他债务条件:一般情况是减少债务本金、降低利率和免去应付未付的利息等情况。另外对于附有或有条件的债务重组:

  对于债权人的而言,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修改后的债务条款中涉及或有应收金额的,不应当确认或有应收金额,不得将其计入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或有应收金额属于或有资产,或有资产不予确认。只有在或有应收金额实际发生时,才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债务人而言,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的债务重组修改后的债务条款如涉及或有应付金额,且该或有应付金额符合或有事项中有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债务人应当将该或有应付金额确认为预计负债。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和预计负债金额之和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营业外收入。需要说明的是,在附或有支出的侦务重组方式下债务人应当在每期末,按照或有事项确认和计位要求,确定其最佳估计数,期末所确定的最佳估计数与原预计数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3、另外对于债权人的账务处理中还需要注意一点:债权人在债务重组之前可能对于应收债权提取过坏账损失,那么如果重组后收到的价值小于债权的账面价值的,应该确认债务重组损失;如果重组后的债权公允价值大于重组前的账面价值的,需要确认为债权坏账准备的转回。举例来说:比如重组前应收账款1000万,计提了坏账准备200万,收到偿还的资产公允价值为900万,那么对于高于800万账面价值的部分100万确认为坏账准备的转回;如果收到的资产的公允价值为700万,那么应该继续确认100万的债务重组损失。

2021债务重组损失怎么算?

  计算债务重组损失的办法: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某项债务的,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与收到的现金之间的差额为当期损失;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接受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为当期损失;采用债务转为资本方式的,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股份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为当期损失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七十条中规定债务人或者债权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债务人进行重整。

  在重整期间,经债务人申请,人民法院批准,债务人可以在管理人的监督下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

  有前款规定情形的,依照本法规定已接管债务人财产和营业事务的管理人应当向债务人移交财产和营业事务,本法规定的管理人的职权由债务人行使。

  按照重整计划减免的债务,自重整计划执行完毕时起,债务人不再承担清偿责任。

2021债务重组的损失税前能抵扣?

  可以被抵扣,但是只有满足一定的要求才能进行税前抵扣。在我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第一、可以参考《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其第五条;如果企业在债务重组过程中发生资产损失,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相关程序;向主管的税务部门进行申报,申报成功以后,才能进行税前债务重组抵扣。

  1、首先可以被抵扣的重组损失必须是本期债务重组造成的损失;

  2、其次如果如果法院判定债务重组或者双方达成债务重组协议时,没有办法进行追债。

  3、应收的金额或者预定支付的款项由于债务重组以后没有办法收回,将被归为坏账,在计算应纳税之前扣除。

  4、如果由于债务重组造成的经济损失,如果企业想要在税前被抵扣;需要按照国家税务局规定的《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向税务机关提供证据。证明想要税前抵扣的资产是已经发生的资产损失,企业提供的证据可以是外部证据;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特定事项的证据,但是企业提供的证据必须具有法律效力。

  第二、对于企业的正常资产损失在资产重组的时候,是不需要向税务机关申报批准也能进行税前扣除的。

  比如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达到或者超过其使用年限报废引发的资产损失;在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中对固定资产进行的转让或者变卖造成的损失;企业内部发生的正常损耗,企业进行的正常的买卖金融产品如股票基金等造成的损失。这方面在我国的《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出来了办法》中有明确的规定。

最新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