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押金有什么作用?订金与押金有何区别?

2021-10-26
导读:押金是一方当事人将一定费用存放在对方处保证自己的行为不会对对方利益造成损害,如果造成损害的可以以此费用据实支付或另行赔偿。押金有什么作用?订金与押金有何区别?下面跟大律师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押金有什么作用?

  1.押金能有效地保障债权的实现,降低交易费用,从而保障交易安全。

  押金是一种物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自由决定在押金中抵扣,这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保护方法。保证,要找保证人承担责任,除繁琐的法律程序外,由于执行难的原因,胜诉了也未必能从保证人处拿到钱款。即便是抵押、质押等,设定权利后还需要登记,费时费钱;未登记的,轻则不得对抗第三人,重则无效,得不到国家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即便是有效的抵押、质押,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还需要对抵押物进行协商处理或诉诸法院。因此,从操作程序的效果上看,保证、抵押、质押均不如押金简便、有效。

  2.押金能平衡债权人债务人双方的利益,起平衡器的作用。

  对给付押金的合同,当事人一方往往是先为给付义务,先为给付方的期待利益的实现依赖于后为给付方的自觉履行,先为给付方(债权人)显然承受着较大的风险。后为给付方(债务人)给付押金可以分散或降低先为给付方的风险,平衡双方利益,其实也就是消除了债权人的后顾之忧,会促成双方达成交易,从而加快经济流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3.我国民间对上述合同收受押金,根深蒂固,已成习惯。

  尽管如此,但了解的情况来看,民间使用押金时,无章可循,任意性太大,表现在:

  (1)名称混乱,叫押金、押租金、保证金、风险抵押金、风险保证金、风险质押金等,不一而足;

  (2)押金的内涵不确定,完全依当事人约定而任意取舍,很多合同中甚至约定出押人不履行义务时,受押人有权没收押金,与押金作为担保物权的补偿性相冲突。押金使用得极不规范,以致押金纠纷时有发生,为避免这种混乱、无序的状态,运用立法适时规范,颇有必要。

  4.押金既然是一种物的担保,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

  根据物权法定原则,当事人设定的物权只能是法律上有规定的,法律上未作规定的,当事人不得自行约定,否则,法律将否认其效力。有鉴于此,这也迫切需要对押金在立法上加以规定,给押金一个说法。否则,押金作为物的一种担保形式将很难在司法实践中得到承认。

押金的法律性质有哪些?

  关于押金的法律性质,主要观点有:

  (1)抵销预约说。认为押金的交付意味着当事人之间成立押金预约,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得以押金与其债权相抵销。

  (2)解除条件附债权说。认为押金的交付,发生了附解除条件的债权,即在债权人对债务人所负的返还押金的债务上,附有债务人不履行其债务时,在所受损害的限度内押金归于消灭的解除条件。

  (3)附解除条件的消费寄托说。认为押金的交付,为附解除条件的消费寄托,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所附条件成就,债权人无需返还押金。

  (4)债权质说。认为交付押金者,对其受领人有请求返还之请求权,系以该项债权设定质权,故其性质为债权质权。

  (5)信托的所有权让与说。认为押金的交付,其受领人负有附停止条件的返还义务,系信托的所有权让与行为。受领人在自己债权受清偿之前,无返还的义务。即以交付押金者将来履行债务作为受领人返还押金的停止条件,因而,他债权人不得对尚未成立的返还请求权实施强制执行,其受领人得优先受偿。

订金与押金有何区别?

  首先,法律上对定金进行了规定,没有规定订金和押金,但是根据法律规定和现实情况,订金、定金、押金有以下区别:

  一、给付的目的不一样。

  定金,给付目的是为了保证合同的履行,一般在签订合同之前给,见《民法通则》89条和《合同法》115条。

  订金,在法律上没有规定,一般可以就相当于预付款,先付一部分钱的目的。

  押金,收取押金的目的往往是为了防止和相关人员出现债务纠纷而要求给付困难的情况,说白了就是给押金的人出现了需要给钱的情况,接受押金主体就从押金里面扣,防止要不到钱的情况出现。

  二、法律的后果不一样。

  定金,如果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约,无权要求返还定金,如果接受的一方不履约,要双倍返还定金(见民法通则89条)。

  订金,如果大家都不履约了,如果没有明确规定违约责任,订金需要返还的。

  押金,如果给付押金的一方没有出现需要给付财产的情况,押金退还,出现了需要给付财产的情况,收取押金的一方一般会扣取相应的押金额(至于违法不违法,目前法律还没有明确规定)。

  《民法通则》第八十九条 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按照当事人的约定,可以采用下列方式担保债务的履行:

  ……

  (三)当事人一方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向对方给付定金。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因为定金具有双倍返还和不返还的后果,很多当事人都会主张给付或者收取的是钱财是定金,但是一般都不会得到法院的支持。法律规定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一十八条 当事人交付留置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或者订金等,但没有约定定金性质的,当事人主张定金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最新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