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离职后公司拖欠工资但公司已注销的情况下,可以向作出承诺的清算主体或是第三人要求支付工资并且及时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要在发生劳动争议之日起的一年内提起,还需要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若是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通过诉讼解决。
依据《公司法》等相关规定,公司清算注销前应向社会进行公告,然后依法结算清楚所拖欠的工资、税费等债务,但如果所有的资产状况已资不抵债,工人的工资是难以再追偿了。但也有特殊,若有证据证明公司法人代表和主要负责人恶意利用这种责任规则造成债权人损害的,劳动者也可向其个人进行追责。可通过法院向法人代表提起诉讼。
《企业破产法》第十一条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的,应当自裁定作出之日起五日内送达申请人。 债权人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自裁定作出之日起五日内送达债务人。债务人应当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财产状况说明、债务清册、债权清册、有关财务会计报告以及职工工资的支付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情况。
公司在倒闭之日起30日内,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注销社会保险登记。 用人单位的社会保险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或者用人单位依法终止的,应当自变更或者终止之日起30日内,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社会保险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57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成立之日起30日内凭营业执照、登记证书或者单位印章,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予以审核,发给社会保险登记证件。 用人单位的社会保险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或者用人单位依法终止的,应当自变更或者终止之日起30日内,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社会保险登记。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民政部门和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及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报用人单位的成立、终止情况,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报个人的出生、死亡以及户口登记、迁移、注销等情况。
1、先予执行的适用范围:
(1)申请人要求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的;
(2)申请人要求追索劳动报酬的;
(3)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
追讨拖欠工资,即申请人追索劳动报酬,属于申请先予执行的范围。
2、另外,先予执行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
(2)如果不先予执行,申请人的生活将受到严重影响;
(3)被申请人有履行能力。
只有满足以上条件,人民法院才有可能采取先予执行的措施。
3、先予执行的程序:
(1)先予执行必须由申请人向受诉人民法院以书面的形式提出,人民法院不能在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情况下依职权主动采取措施。
(2)当事人申请先予执行,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让申请人提供担保的,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当事人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
(3)申请人或被申请人对先予执行的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法院复议一次,在复议期间,不停止先予执行。
(4)申请人如果最终败诉,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先予执行所遭受的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