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能否仲裁?

2022-11-29
导读:中国的仲裁制度不同于诉讼和审判制度,它基于双方自愿,公平的情况下,仲裁庭作为第三方机构对当时双方提交的事件,进行是非曲折的判断。那么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能否仲裁?房屋买卖纠纷合同纠纷的审理期限是多久?安置房买卖纠纷有哪些?对于这些问题就由大律师网的小编来为大家讲解吧!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能否仲裁?

  房屋买卖合同可以申请仲裁。仲裁是指买卖双方在纠纷发生之前或者发生之后,签订书面协议,自愿将纠纷提交双方所同意的第三者予以裁决,以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仲裁协议有两种形式,一是在争议发生之前订立的,它通常作为合同中的一项仲裁条款出现;另一种是在争议之后订立的,它是把已经发生的争议提交给仲裁的协议。这两种形式的仲裁协议,其法律效力都是相同的。

  《仲裁法》的第2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这里明确了三条原则:一是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必须是民事主体,包括国内外法人、自然人和其他合法的具有独立主体资格的组织;二是仲裁的争议事项应当是当事人有权处分的;三是仲裁范围必须是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房屋买卖纠纷合同纠纷的审理期限是多久?

  如果当事人因为买卖合同发生纠纷的,在无法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向消费者协会申请调解,或者可以直接选择诉讼或者仲裁的方式进行解决。今天就来跟随大律师网小编的步伐一起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吧!

  1、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审理期限为六个月。

  2、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审理期限为三个月。

  3、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一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安置房买卖纠纷有哪些?

  安置房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其买卖纠纷却跟一般的房屋买卖纠纷无所差异,具体包括:

  (一)因房屋买卖合同的主体不合法或不适格引发的纠纷

  在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中主体不合法或者不适格。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卖房者主体不合法或不适格。

  卖房者只有部分所有权,如夫妻双方或者是数人的共有房屋,或者是只是家庭成员之一,没有征得其它共有人同意私自出卖共有房屋。特别是在夫妻离婚过程中夫妻一方为了独自得到房款,将共同居住的房屋出卖的情况较多。

  没有取得合法所有权而出卖安置房。

  2、买房主体不合法或不合格。

  (1)在某些城市中规定不具有本市户口的不得购买安置房;

  (2)有的城市规定没有大陆户口的不得购买本市安置房。

  (二)因买卖房屋的性质发生纠纷

  由 于我们国家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初期阶段,各种房屋由于其建设的时间、建设的单位不同,是否经过房改和房改的时间不同,加之我国幅员辽阔,各省甚至各市的 政策都有不同,因而在是否允许自由买卖和是否允许上市上都有不同的规定。因而,因房屋的性质不同,也往往发生纠纷。对于房屋买卖的合同的效力也产生不同的 影响。

  1、军队、铁路和某些未经过房改的单位的房屋一般不允许买卖,特别是不允许卖给外单位、外系统。

  2、某些地方规定公房房改后的一定年限内不允许买卖,如果买卖,必须首先卖给原单位,或者经过原单位的批准。

  3、各地对公房使用权的买卖规定不同,有的地区允许买卖,有的地区不允许买卖。

  (三)因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发生纠纷

  因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发生纠纷的很多,造成房屋买卖合同无效的情况也比较复杂。其中比较常见的是:

  1、房屋买卖合同的主体不合格或不合法而无效。

  2、买卖房屋的客体即房屋本身的性质决定合同为无效合同。不允许买卖和在一定期限内不允许买卖的房屋不能成为房屋合法买卖的客体。不允许买卖包括房屋从所有权的角度不允许买卖和房屋本身的质量不合格和不允许买卖两种情况。

  在处理这类买卖合同纠纷时,应该注意的是,有些房屋的买卖在双方签订合同或交付房屋时,政策不允许对该房屋买卖,但是,在发生纠纷时政策发生了变化,已经允 许买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房屋已经交付,买房者已经入住多年,为了稳定社会,稳定买卖关系,一般应该认定买卖合同有效。

  以上内容就是相关的法律知识点,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欢迎前往大律师网进行咨询,会有相关的律师为你提供帮助。

最新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