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违建泛滥村民举报遭跨省绑石沉海

大律师网 2011-09-23    100人已阅读
导读:村民举报违法用地,结果遭人绑架跨省投海。记者调查发现,“投海”案背后,是当地对大量违法开发建房管理的失

    村民举报违法用地,结果遭人绑架跨省投海。记者调查发现,“投海”案背后,是当地对大量违法开发建房管理的失控。专家认为,不解决相关职能部门行政不作为的问题,全国各地违建泛滥的城市都会难以走出“边打边建、越打越高” 的怪圈


  法治周末记者 刘希平 发自湖南永州


  两个月前,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村民小组长周炳文因多次带头举报“村霸”熊运军强占集体土地非法开发,结果被熊运军从湖南永州绑架到福建石狮投海。因为连在身上的石头滑落,沉入大海的周炳文才得以死里逃生。


  周炳文没有想到,熊运军落网后,竟引起了当地房价的飞涨。


  《法治周末》记者近日在永州城区调查发现,“投海”案背后,是当地对大量违法开发建房管理的失控。


  “被投海”因举报违法用地


  8月11日,在永州市冷水滩区一个手机维修店中,周炳文向记者讲述了两个月前其遭遇跨省绑架投海的一次生死劫难。


  周炳文是永州市冷水滩区梧桐社区竹塘小组组长。一年前,他多次联合村民向上级部门检举了该村村民熊运元、熊运军、熊运剑三兄弟拉拢外地老板,在村集体的土地上非法大搞“商品房”开发,从中牟取暴利。


  今年3月,周炳文的举报引起了当地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有关部门曾组织人员制止过熊运军非法开发房产。


  “没有想到就是因为这次举报,给我带来了杀身之祸。”周炳文对记者说。


  2011年6月2日中午时分,周炳文应约与社区主任熊英见面时,被三名男子推进了一小车后排座。上车后,周炳文发现,他举报的对象熊运军在车内。


  几番辗转,6月4日晚上10时左右,在海岸边,熊运军将周炳文捆住并绑上一块大青石,随后将周炳文连人带石一并推入海中。


  水性好的周炳文在水里挣扎了将近两分钟,连接他的大青石脱落沉入海底,周炳文得以浮出水面。惊恐中回过神来的周炳文慢慢地用牙齿将身上的铁丝咬开,游回了岸边。


  上岸后,周炳文才发觉身上的衣服已经被礁石划烂,脚上的皮鞋也掉在了海里。因为惧怕熊运军还守在岸边,周炳文在礁石上呆了两个小时后才赶到一厂房的传达室向“110”报警。


  当晚,熊运军在宾馆被警方抓获。


  永州城区违建泛滥


  据记者了解,“投海”案件发生后,永州市有关部门立即对冷水滩区违法建房行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治。


  由于大量的违建工地停工,导致当地房价波动,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城区正规楼盘的房价涨了许多。


  8月11日下午,在周炳文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他所举报的两处违建项目工地。在冰水滩区跃进机械厂西侧有一栋七层的房子已修建完毕,只剩下外装修没有搞好。


  “这就是熊运军和他人合伙开发的房产,地皮属于村集体土地,被他们侵占搞商品房开发,没办任何手续。”周炳文指着这栋房子对记者说。


  记者看到在此处房子一楼的门面上已经写上了“违法建筑”四个大字,但有些门面的大门被打开了,有些居民则坐在门口闲聊。


  “‘违法建筑’这几个大字是案发后国土部门写的,以提醒大家不要在此处购房。”周炳文向记者解释。


  知情人士向记者介绍,熊家几兄弟不仅侵占村集体土地搞非法房产开发,甚至连国家的储备用地也成了他们染指的对象。


  在竹塘小组一片廉租房的后面,有一栋已经装修完毕的9层商品房。在商品房的外墙上,国土部门同样也张贴了告示,称这是违法建筑,提醒广大民众不要购买。


  “这里也是熊家兄弟修建的,地皮应该是用来建廉租房的储备用地,也被他们侵占建起了商品房对外出售。”知情人士对记者说。


  “在永州城区,违法建房已经到了见怪不怪的地步了。有的地方违建的房屋已经连成片了。”冷水滩区退休干部李平(化名)对记者说。


  在李平的带领下,记者在永州城区几个违建严重的地方实地查看了一番。


  在一处没有名称也没有售楼处的“小楼盘”,记者在一栋已经装修完毕楼体外墙上看到三个看房电话。


  根据留下来的看房电话,记者拨打过去。对方称自己是房屋中介公司,要买房可以找他们。


  在离工地不到20米处,记者找到了这家房产中介的门店。“这处房产能办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吗?”记者问。


  “这些房产的地皮是划拨地,是老板从政府手里买来的,土地使用证只有一张总证,房产证在购房后6年内可以办好!”中介人员小罗答道。


  小罗向记者介绍,自从“投海”案件发生后,因为风声比较紧,永州大部分“小楼盘”(编者注:指没有合法手续的房产)都停工了。


  “你要是律师这里很难买到便宜的房子,因为律师总是挑剔要看‘五证’,在永州城区价格便宜的房子很少有五证齐全的。”小罗对记者说。


  至于整个冷水滩区到底有多少违建房屋,永州市国土局冷水滩分局执法人员坦言:“无法统计”。


  十把铁锤难控城区违建风


  “要想富,搞建筑。”这句口头禅曾经在永州广为流传。


  据记者了解,近几年来,一股私人集资合伙买地皮搞非法商品房开发之风在永州城区愈演愈烈。


  前述退休干部李平向记者透露,搞这些非法房产开发基本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有钱的个体老板,他们几个人合伙从村组或农民手里廉价买来地皮,不办任何手续就开始大兴土木,搞商品房开发;第二种形式是村组或农民出地皮,老板出资金,房子建好销售后,双方按比例分成。


  “这些搞非法开发的老板都有一定的背景,或者是一些党员干部的家属。”李平对记者说。


  据记者了解,为了制止非法建房,当地有关部门也曾经进行过查处,但效果很不理想。


  “成本低、利润高、违法成本低,这是非法建房有禁难止的主要原因。”永州市国土局冷水滩分局执法大队大队长蒋琳琳分析说。


  蒋琳琳向记者介绍,一般这样的违法建房因为没有办理相关合法手续,税费都没缴纳,其成本也大概为400元/平方米,而其建成后对外销售可以达到1000元/平方米,甚至更高。


  蒋琳琳透露,对于这些非法开发的房产有禁难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房产存在很大的消费群体。


  “买这些房子的基本都是农村在外打工赚了钱的农民,为了让小孩在城区读书,他们认为有证无证都无所谓,只要有房子住就行。”蒋琳琳说。


  那么,对于这样大范围的违法开发建房现象,当地政府职能部门是否存在监管缺位呢?


  蒋琳琳介绍,目前冷水滩国土分局执法大队总共只有10名执法人员,管辖范围包括了全区城区和农村违法用地的执法。“我们10个人才10把铁锤,执法人员偏少,装备单一使得执法非常困难。”


  同时,蒋琳琳认为,造成监管效果不佳还有一大原因就是制度上存在缺陷。


  据记者了解,在永州城区对违法建筑还担负重要监管任务的还有另一家执法单位———永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冷水滩分局,该单位现有人员近200余人。


  蒋琳琳介绍,城管执法局根据相关法规也可以对违法建筑执法,这样就形成了多头管理的局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执法中,冷水滩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分局就多次被市民指责为以罚代拆。


  那么,冷水滩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分局是否真如市民所言在执法中存在以罚代拆现象呢?8月12日,记者来到冷水滩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分局进行采访。接待记者的办公室刘主任表示,领导全部外出,等领导回来后将尽快向领导汇报采访话题,并给记者答复。但截至记者发稿时,记者没有收到该局的任何回复。


  据记者了解,今年年初,永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又成立了一支执法支队,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这支队伍也可以对违法建筑进行执法。


  “执法队伍越来越多,执法效果越来越差。”采访中,永州市民对当地监管违法建房效果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不单是永州,我国一些大中型城市的违法建筑目前正陷入了一个“边打边建、越打越高”的怪圈。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违建越来越多的直接原因是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但深层次原因是政府部门监管不力。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