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律师向法官献身”需更多真相

大律师网 2013-12-12    100人已阅读
导读:12月8日,网上出现《网爆湖北法院院长张军嫖娼门》网帖及视频后,湖北省纪委、省高级人民法院立即组织调查,

    12月8日,网上出现《网爆湖北法院院长张军嫖娼门》网帖及视频后,湖北省纪委、省高级人民法院立即组织调查,确认网上被曝光人员系省高院刑三庭庭长张军。根据有关规定,研究决定提请依法免去其庭长职务,停止工作,并将依纪作出进一步处理。而当事女子被曝是律师

  仅仅依靠网帖举证,显然不能就此断定为事实,而社会更为期盼的是,有关部门针对相关网上举报尽快调查,给民众更多的真相。

  法官“嫖娼门”已非第一次发生,更为恶劣的是如果当事女子真为律师,那么民众自然会质疑,为何身为律师却要忍受屈辱,向法官“献身”?其中有多少说不清道不明的纠葛,需要一一破解?

  民众对于律师为法官“献身”疑云的关注,显然并非八卦心理,而是基于对于法律遭受侮辱、正义底线蒙尘的集体焦虑。如果真出现了律师向法官“献身”,恐怕就并非简单的嫖娼事件,而牵涉到更深层次的内幕。民众有权了解,那位法院庭长究竟只是道德层面的行为败坏,还是指向目前还不为人所知的更多幕后交易?

  对事件进行彻查,还原全部真相并公之于众,是相关部门的法定职责。而恰恰是这一点,在现实中是相当薄弱的。很多时候,即使网络上曝光了某个官员的不法行为,相关部门在履行监督调查职责时,要么是蜻蜓点水,要么就是忙不迭地为当事人扯上遮羞布的危机公关。就以湖北高院法官“嫖娼视频”事件为例,当地官方的第一反应是宣称查无此人,这必然会让其公正执法的社会公信力受损。这种松弛的事后问责局面,和法治社会严厉的日常执法是大相径庭的,显然应该得到有力的扭转。

  律师向法官“献身”疑云需要更多真相。律师并非普通职业,在法律关系中往往是与法官距离最近的。律师首先是一位法律专业人士,其次要有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而如法官“嫖娼门”事件,当事人如果真为律师,人们很难相信,连自身人格和肉体尊严都可出卖,何谈对法律的敬畏与遵从?如果律师可以为了获取某些特殊资源,而不惜向法官献出一切,乃至形成利益共同体,司法所倡导的公正独立必将荡然无存。

  因此,社会对于律师向法官“献身”疑云的关注,是基于对法律秩序中内生道德生态的维系,以及律师与法官作为法律中最基本的构成,是否还能持守基本的职业道德原则和内心信念,有着更多的思索与焦虑。而司法作为社会正义最后的守护者之前,必须建立起一道坚强防线,为公众释疑解惑,进而严惩视法律于无物的知法违法者。也只有司法机构切实履行起法律职责,当下频出的令人痛心的法律蒙羞状况,才能得到彻底改变,民众也才能重拾对法律的自信。

  有关部门针对各方的质疑,将真相追查到底并不困难。关键的问题恐怕是,当地究竟是打算还民众以真相,并超越个案思维,而当作一种值得深思并警惕的社会现象,加以正视并力图变革,以此为契机整肃司法纪律,切实矫正目前种种体制积弊。还是息事宁人,置民众的不解和质疑不顾,而只求事情表面上的“圆满解决”?如果事件走向最终落入后者,显然社会公义以及法律本身,都将蒙受更加不堪的损失。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