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男子冒充报社编辑“报道”非法占地诈骗获刑

大律师网 2014-03-27    100人已阅读
导读:冒充新华社编辑身份,谎称认识领导,能为受害人报道村干部非法占地为由,骗取两位受害人2万元。3月24日下午,

  冒充新华社编辑身份,谎称认识领导,能为受害人报道村干部非法占地为由,骗取两位受害人2万元。3月24日下午,被告人张智刚因涉嫌诈骗罪被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2013年6月,因家乡村干部非法占用土地,受害人金磊(化名)找到了在北京工作的老乡程华(化名),希望能在首都找一些媒体报道家乡非法占地的情况。程华通过网络认识中间人王某,在王某的介绍下,程华认识了冒充新华社编辑的张智刚。王某提出,让张智刚办事是需要“好处费”的,受害人金磊打算提供五万元给张智刚,但被谨慎的程华拦了下来。程华说给两万,待事成之后,再把剩下的3万元给张智刚。最后,程华给了张智刚一万三千元,提议让张智刚去山西老家考察下。张智刚为了拿到剩下的七千元,就去了一趟山西,在村里转了一圈,随意拍了几张照片,随即返回北京。

  一个月后,程华和金磊不仅没有见到报道,连张智刚也联系不上了。怀疑自己上当受骗的程华来到新华社核实是否有个叫张智刚的编辑,结果得到了否定的回答。程华随即报了警,与警方商量后,通过多方联系上了张智刚,谎称要和他做生意,将其将其约到西单大悦城见面。当张智刚一出现,早已埋伏在周围的民警将这名假编辑一举抓获。被告人张智刚被抓获到案后,骗来的两万元已由其家属全部退还给受害人程华、金磊。

  法院认为,被告人张智刚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他人钱款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法庭当庭宣判,判处被告人张智刚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一千元。张智刚当庭表示不上诉。

  庭后,法官提示:维权的方式有很多种,通过媒体报道是其中的一种。大家可以通过媒体公开的邮箱和电话来联系媒体,尽量不要相信那种由人介绍的自称是编辑、记者的人。如果遇上这样的情况,最好去媒体核实一下身份。本案中,如果受害人一开始就去新华社核实张智刚的身份,也不至于被骗。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