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专家谈恐怖活动新特点:斧头汽油成恐怖分子首选

大律师网 2014-05-12    100人已阅读
导读:5月6日晚,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和副部长傅政华、刘彦平分别出现在长沙、北京和上海火车站,针对民警装备以及作战
5月6日晚,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和副部长傅政华、刘彦平分别出现在长沙、北京和上海火车站,针对民警装备以及作战能力等问题进行了现场检查和询问。这一举动引人关注。那天广州火车站刚发生了歹徒砍伤六名旅客的恶性案件。

近来,高层频赴一线视察部署反恐工作,基层民警装备升级,重点场所提高安保级别……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的反恐工作从高层到基层,从战略到战术,从当下到长远,正在严密布阵,强力推进。

中央领导部署反恐 提出何种思路?

“对暴力恐怖活动,必须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先发制敌,露头就打,打早、打小、打苗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铁的手腕予以毁灭性打击,坚决把暴力恐怖分子嚣张气焰打下去,以震慑敌人、鼓舞人民。”—习近平

4月27日到4月30日,习近平到新疆考察,这是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第一次到新疆。而此次赴疆考察,习近平首先奔赴位于反恐第一线的南疆,视察武警驻喀什部队和南疆军区,还看望了基层公安民警。

在考察中,习近平很关心基层派出所民警的装备和训练,表示对付暴力恐怖犯罪分子一定要有有效手段,训练一定要按实战化坚持下去。他还提出了具体反恐思路:“对暴力恐怖活动,必须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先发制敌,露头就打,打早、打小、打苗头”。

在反恐策略上,习近平强调民族团结和“打好反恐人民战争”。他说,要使暴力恐怖分子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通过打击极少数教育团结大多数。

5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政法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第二期专题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要下大气力落实中央反恐工作一系列重要部署,开展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

从中央领导的部署中可以看出清晰的反恐思路:打早、打小、打苗头,先发制敌;严打、狠打,毁灭性打击,高压态势;团结群众、动员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

公安部高层夜巡 传递何种信息?

“三位部长的巡视,说明中国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防控正在加强,在当前反恐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势下,给潜在的恐怖分子传递一种信号,如果要在客流密集的火车站周边制造暴恐活动,就是鸡蛋碰石头。”—公安大学犯罪学系反恐问题研究专家梅建明

5月6日晚间,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夜巡长沙火车站的消息,最早通过长沙市公安局官方微博“长沙警事”向外公布。

距离长沙火车站北出口不足500米的阿波罗商业广场内,主管安保工作的欧艳(化名)正在办公区忙碌着,晚7点半左右,一通电话打破了往常的平静。“电话里通知有领导到火车站附近巡视,由于我这边离火车站很近,所以会来我们这边看一下。”欧艳说道。

“晚上8点20分左右,郭部长到了我们这里,在一楼的卖场巡视了一下,区委书记陪同着介绍情况。”欧艳向北京青年报记者回忆,郭声琨向工作人员询问了商场内的硬件设施以及近一段时间的安保情况,“当得知商场没有发生什么突发事件时,他说了一句‘很不错’,还嘱咐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反恐意识。”

离开一层卖场,郭声琨前往商场二楼的视频监控室。“到了监控室,他比较关注监控镜头的情况,比如每个镜头拍摄的画面能否在电脑上体现出来等等。”欧艳介绍,“从监控室下楼后他从前门离开,看到有两个护卫队员在门口,询问了几个问题,‘你们平常有训练吗?在武功方面有没有练习?暴力事件发生的时候能否反击?’都是他比较关注的。”

当天晚间9点50分左右,公安部副部长傅政华出现在北京站。他身穿民警作训服,全副武装,针对民警装备以及作战能力等问题进行了现场检查和询问。

作为亚信峰会筹委会安全保卫组组长,公安部副部长刘彦平当晚先后前往上海火车站、上海虹桥枢纽和苏州火车站,实地检查指导亚信峰会安保工作。

公安大学犯罪学系反恐问题研究专家梅建明分析认为,公安部三位正、副部长的实地巡视显示了政府的反恐决心,能对潜在的暴恐活动起到震慑作用。

“三位部长的巡视,说明中国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防控正在加强,对恐怖分子起到震慑作用。此外,三位部长在同一天夜巡,能让民众看到政府反恐的决心和信心。”

反恐态势升级 实战水平如何跟进?

“昆明‘3·01’事件之后,普通执勤民警的巡逻装备最大的变化就在于‘真枪实弹’,这项措施必将极大地提升公安机关置恐怖袭击的水平。”—公安大学情报学系副教授吴绍忠

公安部三位正、副部长巡视后不久,各地演练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展开。

7日上午9点,义乌火车站出站口附近,5名手持菜刀、木棍的彪形大汉,朝着一名刚出站的乘客冲了过去。几乎同时,十多名特警、民警、便衣从广场四周向事发地聚拢,这群“歹徒”刚冲出10米,就被团团围住、摁倒在地。9日下午3点半,济南长途汽车总站南区广场上演了一场反恐演练活动。当天晚间7点35分,南宁火车站出站广场也进行了一场维稳处突应急演练,在短短15分钟内,集结各地处突警力84人。

除了应急演练,各地一线民警的装备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据报道,自4月20日起,上海共有千余名一线巡逻民警施行佩枪巡逻执勤,他们的装备也由传统的6件套(警棍、手铐、手电筒、应急包、对讲机、催泪瓦斯)“升级”为8件套,增加了佩枪和弹夹套。5月1日起,广州警方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立体化社会治安巡逻防控工作机制。其中,所有参与巡逻的民警全部按照规定配枪进行执勤。

长沙市的地铁警察配备了一种叫泰瑟枪的武器。据介绍,泰瑟枪没有子弹,靠发射带电“飞镖”来制服目标。命中目标后,会令罪犯出现浑身肌肉痉挛的情形。

武器警械使用上的训练也是反恐系列动作中的重要一环。河北省公安厅从今年4月下旬起,集中3个月时间,在全省组织开展依法使用武器警械专项训练活动。本月7日,湖北省公安机关也组织基层一线民警针对各种突发事件开展专项训练,以提升其应急反应和综合实战能力。训练重点包括依法使用武器警械、手枪近距离快速命中射击等。

反恐专业首次招生 人才如何培养?

“树立情报意识,在恐怖案件的预谋阶段捕捉信息,是反恐工作的最高形式。反恐专业旨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既要有战略思维,也要掌握实践技能。”—公安大学情报学系主任苏英杰

除了实战层面对反恐问题的重视,对于反恐专业人才的培养也纳入到国家的长期规划之中。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今年开设反恐专业,面向全国招收80名学生,公安大学因此成为全国公安系统院校中首家开设反恐专业的高校。

“当前反恐形势越来越严峻,中央领导对反恐问题也做过多次批示。反恐专业的酝酿不是一时的,而是之前就有考虑。”公安大学情报学系主任苏英杰向北青报记者透露,“公安部此前要求有条件的公安院校要建立反恐专业,培养专门的反恐人才。我们学校有关院系对国际、国内反恐形势做过研判之后,认为现在的办学条件是比较成熟的。”

据悉,反恐专业是情报学系的一个专业方向。首批入学的80名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既包括恐怖主义概论、恐怖组织研究等理论课程,也包括反恐专案侦查、网络犯罪侦查与取证、处恐战术与指挥等“实战”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邀请一线民警进行授课,此外还会把学生派出去,到实战部门和一线进行锻炼。”苏英杰介绍。

苏英杰表示,该专业旨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既要有战略思维,也要掌握实践技能。“比如恐怖案件在预谋阶段,我们怎么捕捉信息,如何对情报进行分析,怎样发现恐怖主义活动的敌情线索,力争在恐怖行动发生之前破获案件。而一旦案件发生,又能跟得上侦查手段,果断处置涉恐专案,需要和恐怖分子谈判的时候,能抓住恐怖分子的心理特征。”

对话

吴绍忠:反恐资源应向公共场所倾斜

对话动机:首部国家安全蓝皮书于近日发布,在《中国境内恐怖主义袭击特点与防范对策》一文中,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情报学系副教授吴绍忠提出了他对于反恐问题的见解。

恐怖活动呈地域扩大趋势

北青报:和往年相比,2013年以来的境内恐怖主义活动呈现了什么样的特点?

吴绍忠:去年发生在北京的“10·28”恐怖袭击可以视为反映恐怖组织新动向的一个信号,即“东突”恐怖分子开始将目光从新疆转向新疆以外地区。总体而言,新疆以外的地区防范、打击恐怖主义的经验和能力与新疆相比比较欠缺。而且新疆以外的地区,尤其是部分核心城市,人口集中、媒体发达,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一旦遭受恐怖攻击,其危害会更广、影响会更大。今年的昆明“3·01”恐怖袭击也印证了这一点。

在武器的选择上,较为容易获得的刀具、斧头和汽油成为了恐怖分子的首选,但武器的简单并不影响恐怖分子的伤害能力。除此之外,利用宗教极端思想来煽动仇恨、利用恐怖主义思想来泯灭人性,并利用二者对恐怖团伙成员进行组织及管理也是2013年境内恐怖主义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

反恐工作必须全社会参与

北青报:恐怖活动的触角延伸向普通民众,给不少人带来了心灵上的恐慌和不安全感。防止公共场所发生暴力恐怖事件的难度在哪儿?

吴绍忠:公共场所一直以来都是恐怖分子进行袭击的首选目标。这是因为:第一,公共场所人员聚集,恐怖袭击的效果可以最大化;第二,在公共场所中,多数人相互之间并不认识,因此恐怖分子混迹其中也难以引人关注;第三,公共场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