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广州审计报告披露:广州塔“小蛮腰”建设超标4亿

大律师网 2014-09-27    100人已阅读
导读:25日召开的广州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市审计局局长张杰明作了《关于广州市2013年度市本级预算

       

    25日召开的广州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市审计局局长张杰明作了《关于广州市2013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以及2012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审计报告”)。

  与过往一样,审计报告公布了很多政府部门的财政预算执行和收支中存在的问题,但不同的是,在审计报告公布后,市人大常委会对被审计出问题的市经贸委、市总工会、市科信局、市设计院、市档案局、市城投集团、从化市政府等“问题部门”以及相关部门,进行了专题询问。23个部门的一把手和主要负责人现场回应了市人大常委会的询问。据了解,这是市人大常委会首次针对审计报告开展专题问询,也是各个“问题部门”第一次在审计报告上如此难“过关”。

  广州90亿住宅维修金在贬值 未来有望由业委会直管
  新办法已在局部征求意见,拟在天河区和荔湾区试点

  【审计出的问题】
  ●住宅维修资金结余888509.79万元,处于贬值状态
  ●花都、番禺、从化及增城还未按规定开立管理专户

  羊城晚报讯报道:广州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到底有多少?审计报告披露,至2012年末,全市共有2967个楼盘的149.94万户业主交存商品住宅维修资金,资金结余888509.79万元。审计结果表明,未发现占用、挪用资金情况,资金总体安全,主要的问题是保值增值差,资金处于贬值状态。

  目前资金管理工作较为被动

  市审计局在对广州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2010年至2012年管理的专项审计调查中发现,由于定期存款期限短利率低、计息方式不合理、增值方式单一等原因,商品住宅维修资金年平均收益率为1.88%,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资金处于贬值状态。

  其中番禺区、花都区和增城市商品住宅维修资金利息收入大部分来源于活期存款,少部分是一至两年定期存款,但全部按定期三个月的利率向业主支付利息,出现利息支大于收的问题,差额共计142.35万元。花都区、番禺区、从化市、增城市还未按规定开立专户对维修资金进行管理。

  审计还发现,维修资金管理部门尚未建立覆盖全市的信息系统,主要依靠专户管理银行的系统和基础数据,导致管理工作比较被动。

  维修金管理将有重大调整

  记者25日获悉,为改进目前广州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不足,《广州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草案)》(简称《办法》)近期正在重启完善修订的过程,值得关注的是,《办法》拟作出重大规定,专项维修资金未来拟划转小区业主大会实行“直管”。目前已进行了局部征求意见,未来有望向社会正式公布。

  按照规定,使用公共维修资金必须由业主大会三分之二的业主同意。可是,要找到三分之二的业主签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小区才有可能。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小区要动用住宅公共维修资金几乎是不可能的,征求业主意见非常困难。据了解,广州目前的专项维修资金至今绝大部分仍然处于“沉睡”状态,使用率多年来只有1%。

  专家表示,按照目前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维修资金的投资渠道远比养老金、社保基金窄,现有的资金如何保证能在若干年房屋大修时还够用,对很多业委会而言都是一个考验。

  而正在修订的《广州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草案)》,将有重大突破:我的专项维修资金我做主。

  未成立业委会也可委托实施

  据透露,对于已成立业主大会选举产生业委会的,将由业委会负责组织实施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业委会也可以委托物管负责具体工作;另一方面,未成立业主大会选举业委会的,相关业主可以自行实施或者委托物管实施,也可以向物管所在地居委会提出申请,由居委会在所属街道办事处的指导和监督下负责组织实施。

  《办法》拟提出,经过业主大会的决定,未来业委会可以委托一家专户管理银行存放小区的专项维修金,并且以业委会为账户名开立专户。在保证专项维修资金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可以按照规定用于购买国债和定期存款,预期利率水平不得低于广州市建筑安装装饰工程价格指数。同时购买方案也要经过业主大会同意。

  《办法》还拟禁止业委会利用专项维修资金从事国债回购、委托理财业务或者将购买的国债用于质押、抵押等担保行为。并且要求业委会建立专项维修资金的财务账目和业务档案,制定专人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管理。

  据悉,广州市拟在天河区和荔湾区等区域选择条件较为成熟的小区试点业委会“直管”专项维修资金。

  “小蛮腰”:投资超支4亿多 降高多花1666万
  【审计出的问题】
  ●总投资已超支4亿余元
  ●经营出现困难,持续亏损
  ●为“降高”多花了1666万元

  市城投集团回应:超支主要因建设后期没有严格控制装修和机电工程的规模、材料标准和工期;经营困难因实际游客人数远远少于预期。

  羊城晚报讯:广州新电视塔“小蛮腰”兴建前后风波一直不断。而审计报告的内容“坐实”了“小蛮腰”建设造价超标、持续亏损的传言。此外,为了保证航空安全,“小蛮腰”在建成后曾降高14.2米,单这一项便花费了1666.49万元,并且全额由政府财政支出。

  总投资超支4亿多元

  审计报告对广州新电视塔项目成立以来至2012年末的建设与运营绩效情况进行了审计,结果表明,在工程建设方面广州塔项目总投资(合同额)超出可行性研究报告44413.99万元;建设管理费支出超2652.54万元。

  对于这一审计结果,市城投集团副总经理黄家添表示,广州塔项目总投资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4.44亿元,主要是因为广州塔在建设后期,没有严格控制装修和机电工程的规模、材料标准和工期,致使超了2.86亿;银行利息和建设管理费超了1.75亿。另外,由于加强了广州塔的振动控制系统和结构健康建设系统,费用也有所增加。

  据介绍,截至2014年5月广州塔实际投资为29.4亿元,“我们将加强工程合同合理控制结算价,保守估计广州塔结算价可以在33.92亿基础上再核减”。

  将优化观光价格

  投入这么大,到底赚钱了没?审计报告显示,广州塔在项目经营上未达可行性研究报告反映的预期目标,经营面临困难,公司持续亏损;广播电视发射用房一直闲置,未发挥效益;将688.19平方米商业用房改作行政用房,减少了商业经营场所;广州塔西餐厅由于经营模式转换导致重复装修增加支出349.16万元。

  “广州塔现在的运营有哪些困难?将怎么解决?”面对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询问,黄家添表示,运营困难的原因之一是广州塔实际游客人数现在每天3900人,比可研报告中预测的人数9662人大大减少,致使广州塔营业收入大幅度减少,财务成本比较重,每年支付银行利息达到1.35亿,使广州塔运营成本比较高。

  他称,未来将优化广州塔观光游乐价格,向市场推动丰富多样的观光游乐产品,吸引游客观光消费。未来广州塔的票价或有变,至于究竟是涨是降,广州塔方面尚无正面回应。

  “降高”用了1666万元

  在广州塔即将建设完成开门迎客时,曾为了保障航空安全被迫降高14.2米,耗资1000多万元,在当时引发社会广泛争议。审计报告显示,2010年7月的这次天线桅杆降高14.2米,实际增加了建设支出1666.49万元。而这笔费用最终是由政府财政“埋单”。

  为什么降一个天线桅杆要花这么多钱?据媒体报道,“降高”工程是在整个电视塔工程已基本完工时提出的。用于天线桅杆安装的临时工作架已拆卸完毕,且相关的工程设备也已运离施工现场,为了“降高”单是把机械设备运回来,就已需要几百万元的费用。

  为何完工时才知过高了?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曾表示,广州塔的高度是通过国际竞赛确定的,确定是610米后相关部门并未提出特殊的控制要求。由于空管部门的评估意见需时较长,考虑到新电视塔工程工期较为紧张,因此市规划局当时便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在空管部门的评估意见尚未出来前,便按照当时国际竞赛优胜方案批准了新电视塔的规划,同时要求建设方必须取得空管部门的意见并按其要求办理。后来新电视塔被削低10多米,正是空管部门完成机场评估后,与广州市政府协调的结果。

  市设计院为避公开招标 1项目拆成16个
  市设计院回应:已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处理

  羊城晚报报道:审计还发现,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程序未被严格遵守。有5个部门(单位)未执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程序,其中广州市设计院将达到公开招标标准的装修改造工程和机电项目分拆为100万元以下的16个项目进行邀请招标,而没有公开招标,同时工程实际开工及进度款支付时间早于中标日期,涉及金额1890.18万元。

  同时,市民政局下属市殡葬服务中心2013年采购箱盅、棺木、石材等大宗商品采用内部比选的方式确定供应商,涉及金额5274.17万元;市设计院工会成立的咨询中心在2008年至2013年间将技协收入净收益的50%用于发放全体工会会员福利,涉及金额1505.12万元。

  对广州市设计院分拆招标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宝怀提出了质疑:“如此分拆招标是否符合招投标法?相关责任人如何处理?”

  广州市设计院负责人一时无言以对,最后他坦言确实存在分拆招标的行为,已经做了整改,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教育。谢宝怀并不满意这样的处理结果:“教育,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现场一度十分尴尬。

  市科信局8亿科技经费挪去购买理财
  理财产品到期后本金及利息已转回原账户

  羊城晚报报道:审计报告披露,科技专项资金仍存在审批不严、管理不到位的问题,问题资金高达10亿元。

  根据审计报告的披露,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对孵化器专项资金等9类科技专项资金共848个项目评审未按规定程序通过系统随机选取评审专家,而是以人工方式选取确定,涉及项目金额18737万元;有2家项目承担单位违规使用专项资金多次购买短期金融理财产品,累计涉及金额81519.84万元,上述理财产品到期后本金及利息已转回原账户。

  在对市科技和信息化局2013年度创新型企业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时还发现,市科技和信息化局降低创新型企业的认定标准,涉及4家企业,补助金额合计800万元。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