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相不相信释永信

大律师网 2015-08-12    100人已阅读
导读: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署名“释正义”的举报者指称其敛财、生子、私生活混乱,并拿出了私信公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署名“释正义”的举报者指称其敛财、生子、私生活混乱,并拿出了私信公函、公安笔录等多种“证据”。真伪如何,相关权威部门尚未回应。而网络早已一片沸腾,讽嘲的段子多如牛毛。某门户网站调查:你们相信释永信真的私生活混乱吗?仅仅5个小时,超过1.5万人点击“相信”,点击“不信”的,只有区区500多人。

  释永信冤吗?冤。哪一条都未经证实呢,这个黑锅就早早背上了。释永信冤吗?不冤。此情此景,如今或许是常态——主角随意换个其他著名人物,选择“不信”的人,恐怕也不会多到哪里去。

  鲁迅曾说:“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人。”时光流转,历史的车轮又缓缓驶过了近一个世纪。今时今日,人们却似乎一个个都练就了鲁迅般“锐利”的眼光和判断力:演员上位了,那是靠潜规则和“干爹”吧;年轻人升职了,那是靠背景和亲爹吧;商人上了富豪榜了,那是挣多了不义之财和黑心钱吧?

  一条坏消息,铁定是不争的事实。一条好消息,那多半要包藏祸心、暗带阴谋。一件事情如果有许多种可能性,大家宁愿相信,糟糕、阴暗的那一种可能。

  真相是什么?某种程度上,真相早已无足轻重。一个丑闻的爆料,就等同不争的“事实”了。谣言,被戏称是“遥遥领先的预言”。无风不起浪,有水好行船。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还会冤枉了不成?主人公出来解释呢,解释就是掩饰;主人公不解释呢,你这是默认了吧?就算是政府部门出来辟谣,你看你看——连政府都被公关了!

  新闻越来越多,信任越来越少。成见越来越多,思考越来越少。

  这让我想起两个事情。一个是许多年前的彭宇案,法院的判决书称,如果不是彭宇撞老太太,他完全不用送她去医院,“但彭宇未作此等选择,他的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法院受人诟病,根结在哪呢?就是不求证据,而片面相信了人性之恶。

  我们厌恶、嘲弄这样的判词,但今天面对一个个“释永信”,我们在心里担当“法官”的时候,是不是不自觉地也如此“看人”了呢?

  另一个是最近范冰冰新片《王朝的女人:杨贵妃》中的“马震”。对汹涌的质疑,范冰冰说:“只有你心里在想什么,你才会去看到什么。”

  范冰冰是强词夺理吗?如果我们言之凿凿,《泰坦尼克号》中,满世界流浪的杰克给素昧平生的露丝画裸照、在老爷车上“车震”是伟大、唯美爱情的话,凭什么我们一口咬定,唐明皇和杨贵妃在马背上翻云覆雨,就是色情、露肉博票房呢?无形中,我们是不是先入为主、先下结论后找理由了呢?

  这或许是一个信任缺失、公信力稀薄的年代,但我们如何“看社会”,影响着世态人心的变迁。这或许是一个江湖险恶、人心不古的年代,但说没有人留一丝古道热肠、温情善念时,别轻易忽略了我们自己的存在。

  今天,你选择相信什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