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一消费者在该市福特恒嘉汽车4S店购买轿车时增配一套真皮座椅,经检验该真皮座椅实为人造皮革。该消费者找4S店数次协商要求赔偿未果,将其投诉至当地工商部门。2日,该市法院、工商、消费者协会在消费纠纷巡回法庭室联合调解该纠纷。
据当事人韦海琴介绍,2013年10月份,其在柳州市福特恒嘉4s店花89800元购买了一辆小轿车,并多花5000元增配了一套真皮汽车座椅。
2015年6月份,韦海琴发现其车内“真皮”座椅出现多处破损,并在破损的地方发现纤维,其怀疑该座垫并非真皮。随后,韦海琴多次找商家协商要求换掉全套座椅,但商家只答应更换破损部分,双方协商未果。
为此,韦海琴将该4S店投诉至工商部门。同年9月7日,韦海琴在工商部门及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和4S店工作人员都在场的情况下,将该车座椅上的皮革剪破、取样送检。
根据《检测报告》显示,座垫基步纤维成分为76.4%聚酯纤维,23.6%棉(含微量其他纤维),涂层主体成分聚氨酯。该座垫并非真皮,而是人造皮革。
2015年10月7日,工商部门对此纠纷进行第一次调解。经调解后,该4S店同意重新做一套真皮(头层皮)皮座套,并赔偿人民币9000元给韦海琴。且以上赔偿必须在10日内兑现。
但事后,4S店只是给韦海琴更换汽车座垫,却迟迟未兑现9000元赔偿金额,韦海琴只得继续通过工商部门进行维权。
3月2日,在柳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消费纠纷巡回法庭上,工商、法院、消费者协会三个部门对该4S店涉嫌欺诈消费者的投诉进行联动调解。柳州市福特恒嘉4s店经理作为被告方到场。
谢经理称,消费者购车是在2013年,但出现问题是在将近2年后,该4s店原销售人员已经离职,商家不确定其车上破损的座椅是否为当初配置的座椅。
因此,商家为消费者更换了真皮座椅后,暂不愿意赔付9000元赔偿金额。
最终,经调解双方达成协议,该 4s店决定当天给消费者赔偿9000元。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
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