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假盐毒盐泛滥,监管岂能缺位

大律师网 2016-08-11    100人已阅读
导读:食用盐是我们每天都会用到的调味品,家家户户都离不开它。可是近年来一些地区贩卖假冒伪劣食盐违法犯罪却成上

  食用盐是我们每天都会用到的调味品,家家户户都离不开它。可是近年来一些地区贩卖假冒伪劣食盐违法犯罪却成上升态势,贵州省遵义市多地群众反映,自2014年以来,有销售人员销售饲料添加剂氯化钠时,向群众宣传饲料添加剂氯化钠是散严、精盐,人也可以食用。这是赤裸裸的违法犯罪行为。

 

  食品安全问题大于天,这已成为国民共识,李克强总理也曾在“两会”上,用“三个最”即“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表明了政府对于整治食品安全问题的态度与决心。尽管如此,不法分子贪图利益仍然我行我素,或采取更隐蔽的造假形式和更高端的技术方法进行食用盐造假活动,试图规避有关监察部门的检查和打击。

 

  显然,假盐的泛滥,一方面是由于假盐价格低廉且与食用盐在口感、味道上无差,基本察觉不到,再有一些黑心商家直接将假盐添加在食品中,根本无从察觉。另一方面,造假分子造假的窝点隐蔽,通常会选择在一些农村地区进行出售,弃百姓的健康于不顾,牟取着暴利。

 

  笔者以为,面对市场上出现的“高仿”食用盐,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辨别真假食盐的知识,让民众学会通过质地、外包装和产地等对比以及媒体所发布的一些相关知识来进行分辨。同时,民众也应积极揭发和检举造假窝点,帮助执法部门打击造假行为。另一方面,监管问题不容小觑,国务院不仅仅强调“简政放权”,更加强调“放管结合”,尤其是对于食品安全问题而言,能否更有效、更科学地做到监管与市场的统一,才是最考验各级政府部门智慧的关键所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事关整个社会的稳定,政府应紧紧抓住食品安全这根生命健康线,在加强监管执法、狠抓责任落实、开展专项整治等方面下狠心、出重拳,为群众饮食安全构筑坚实的保障。

 

(编辑:文子)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