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曝青岛海滨学院多名学生反映校规过严,男女生仅牵手搂抱就会被记作违纪受到处分,引发网友关注。随后,该校多名学生向记者反映,学校不仅限制校园中男女生正常交往,还会强制要求捐献县志。校方表示,学校不提倡也不反对男女生恋爱,捐献县志属于学生自愿行为,如有学生所反映的情况存在,将严肃查处。
经历了“残酷”的高考,学子们对于大学是有憧憬的,他们渴望着歌中那个“青苹果乐园”,也期待在象牙塔中能够弥补花季雨季的浪漫,他们等待着一片更广阔的天空施展拳脚。谁曾想,等到的竟是从一个“牢笼”进入了另一个“牢笼”。
青海海滨学院的学生称只是牵手拥抱就会被算违纪。大学生谈恋爱早已不是新鲜事,甚至在校期间结婚的都有,还要规定成年的大学生禁止男女生亲密接触,未免有些太过“封建保守”。
至于违纪后可以通过“捐县志”来“将功赎罪”的做法更是让人苦笑不得。违纪后的处分应该着重于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并帮助其改正。难道捐献一本县志就能够改过自新?是县志内容深刻令人自省还是说掏钱让学生长记性呢?
学校为什么这样规定?校方称手册只规定了男女生要举止得体,并未明确禁止男女生共用耳机等行为,那是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对“得体”二字的过份演绎呢?对于已有的违纪处分,学校显然是采取了默许的态度,这样一来,有一就有二,逐渐地违纪检查时自然会将禁止男女共用耳机列为当作一个具体标准。
捐献县志虽说没有下达强制性要求,但是上百元的县志,总不是学生平白无故购买送给学校吧?毕竟在校生又不是知名校友,可以有经济实力无偿捐赠图书之类的回馈母校。就算捐书,一味地捐赠县志,也不一定符合学校藏书的需要吧。
大学教育不同于九年义务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自由发展。如果学校一味约束学生,不许男女生同食、不许染发烫发、不许在宿舍逗留,学生已经产生了深深的抗拒心理,带着“不服气”的心态被迫接受,学生们未必能从严格管理中获益。
(编辑: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