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丹东,46岁的于海龙是一名农村初中的普通教师,教了22年书的他却成了不能被理解不能被接纳的对象,甚至提及于海龙,有人会给他贴上“有病”的标签——这一切均源于于海龙从10年前开始的的捡垃圾,即当地人所说的捡破烂儿。
最初的时候,看到学生将饮料瓶子和废旧电池随意丢弃,于海龙就默默地捡起来,他希望校园能干净些,更希望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渐渐地,于海龙将捡垃圾的范围延伸到校园外围。最多的时候16000多个饮料瓶子占据了房前屋后,于海龙的家俨然一个小型的废品收购点。
于海龙说,“这些饮料瓶子还有其他垃圾原本就不属于我,所以卖出去的钱就不能属于我,必须得捐出去,统统捐出去,一分不留。”拿着卖饮料瓶子的300多块钱,于海龙开心得像个孩子。“这是我一年捡垃圾的收入,又能帮助一个学生了。”
(编辑:chanchan)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
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