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随着高考成绩的陆续公布,参加2017年高考的考生们现在正在紧锣密鼓地填报他们的志愿。然而,我们并不知道的是,在一些地方,很多优秀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自由,却被他们的学校强行剥夺了!
被剥夺的“报志愿自由”
这件事是去年北京某重点大学的一位负责招生工作的老师W,在南方Y省进行招生工作时,听到当地学生反映的。
这位W老师介绍说,当时,当地一所中学的多名学生向他反映说,他们中学的校长要求该校全部20多名高考分数超过660分的学生,不论他们自己心仪哪所大学,都必须报考北京大学医学部。
根据这位W老师从Y省了解到的情况,因为这件事已经引起了北大医学部的重视,所以今年Y省的情况有所收敛。倒是Y省有一所中学今年原本打算“劝说”高考成绩“够线”的学生都报清华的,但在学生们的抗议和当地媒体的介入下,此事作罢。
在H省的某所中学,一名高分考生想报考自己心仪的一所大学,可校长却要求他必须报考北京大学医学部,甚至拥有考生志愿填报系统账号和密码的校长,还未经考生同意就给他填写了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志愿。甚至还有中学将学生软禁,老师轮流“劝说”其报考北大医学部,直至该考生填报了北大之后才被放行。
在作者获得的一份电话录音中,这位校长语气强硬地表示,“北大的平台对学校非常重要”,而如果考生不报考北大医学部就是辜负了学校的对他的大力栽培。
“上北大清华就是你的责任!” 这位校长表示。
但他否认篡改学生高考志愿的指控,“如果我真要逼你去,我早就在填报时给你再修改两次,彻底不让你改志愿了…我这是在劝你”。
另外,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在其他省份,比如临近H省的S省,当地一些中学虽然明面上没有篡改学生的志愿,也不会特别强硬地逼迫学生,但校方仍然会在学生填报志愿时进行大规模的“动员”工作…
可为什么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呢?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在这一幕幕“中学逼高考考生报考指定学校”、甚至篡改学生志愿的丑闻中,完全属于“躺着中枪”。
实际上,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招生老师在发现相关省份的这些中学存在大量男性考生集中报考护理系以及护理英语等专业后,就已经察觉到了不对劲。(注:这并不是歧视,而是通常情况下报考护理系的男生确实很少很少,更别提一个中学大量高分考生集体报考了…)
可当招生老师去询问相关中学的这一情况,希望和报考的学生见面,好给学生们详细介绍这个专业,从而确定学生做出的决定是经过慎重考虑时,却遭到了这些中学校领导的拒绝。
一位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招生老师就痛斥说,这些中学不仅钻了制度的空子,也抹黑了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声望。
可为啥这些中学会强迫学生报考北京大学医学部呢?因为“北京大学”四个字。
W老师就告诉作者,他经过调查和走访得知,原因在于我国一些省份和地方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制订了一些极为“功利”的标准。比如在评判一个中学的成绩是否出色时,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有多少学生考上清华北大这两所大学,并会根据人数的多少给中学“加分”。
这些功利的“教育GDP”考核标准,便驱使不少中学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发展(如评级、生源、资金)而跑去侵犯学生的意愿,强迫他们报考也属于北京大学范畴,但相对好进的“北京大学医学部”。
而且这些中学也总能拿出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给学生洗脑,比如宣称这么做是为了“感恩学校”。
更荒唐的是,由于一些地方还会给考上北大清华的考生和相关中学颁发巨额奖金,这还在不少贫困地区催生出了许多来自农村的“高考专业户”。他们在拿了这笔远超农村家庭收入的奖金后,并不会去大学报到,而是会选择复读,然后来年再考上北大清华,然后再拿钱…
可这种做法不仅扭曲了高考和教育的意义,也令每年大量招生名额被严重浪费。
文章最后,作者也想说说对这件事的看法。这种丑恶的现象,除了会对考生的整个人生轨迹、前途和命运造成严重的破坏;也将对他们在这一人生阶段正在逐步成型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带来巨大的扭曲。
所以,呼吁相关部门关注此事,严肃对待这一问题。同时,也呼吁所有遭到或正在遭遇这一问题的考生,请你们勇敢地找媒体曝光你们的遭遇。这种做法并不是抹黑你们的母校,而是你们的学校不仅辜负了你们,更背叛了教育的本意!
(编辑:寒水)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
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