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访莆田假鞋市场】从默默无闻的代工厂到大量产出仿冒名牌的运动鞋,莆田一度被戏称为“假鞋之都”。虽然近年来工商查处、媒体曝光不断,假鞋产业却在夹缝中一直生存了下来,还渗透到了这个城市的方方面面。
2017年12月中旬,公安部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专项行动,“针对各地屡打不绝的地域性造假‘顽疾’开展严厉打击和集中整治”。据媒体报道,2017年义乌警方查获的一起敦煌跨境假鞋案中,假鞋便源自于莆田。
百元可买“名牌鞋”,多种假鞋分类任选
2018年1月30日上午9时,安福电商城附近,大街上人影稀疏、车辆寥寥,路旁的店铺几乎没有几家开门,仅有几家饭店、小卖部在营业。
对此,附近的人早已见怪不怪。“你可以晚上9点以后再过来看看,那绝对是另一个世界。”一名在附近开小吃店的店主说。
“前方七百米行驶缓慢”——当天夜里11时,安福电商城附近,导航显示前方路段各个方向都是暗红色,严重拥堵。出租车司机说:“现在人已经少多了,前些年晚上走路都很难挤过去。”
数百辆摩托车在机动车道快速驶过,后座上装着数量不等、印着耐克阿迪等知名鞋类商标的鞋盒。正下着小雨,后座的鞋子多数用塑料袋包好防止受潮,但骑车人很少穿着雨衣。
安福电商城附近道路两旁,非机动车道被各种售卖小吃和电话卡的摊位占满,路边广场上支起了十几家快递公司的帐篷。
到了夜里,一些在电商城附近走动的“游客”会成为揽客人的目标。
为了躲避打假和蒙蔽消费者,一些档口老板会选择“异地发货”,甚至“美国发货”。记者选了顺丰和韵达两家快递要求档口老板“异地上线”。数天后,记者通过快递单号查询到,从莆田发货的两双鞋物流信息的发货地分别是“上海”和“香港”。
小吃摊位与店铺也跟着通宵达旦,一位店家告诉记者,他从周边乡镇来此开店两年,生意“还可以”,一般到清晨5、6点打烊,上午11点开店。
莆田市政府也一直想促成产业转型。福建省政府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莆田全市有4000多家鞋企,规模以上鞋企313家,2016年规模以上鞋企产量达8.2亿双。莆田副市长蒋志雄曾公开表示,莆田有近20万人从事与鞋业相关工作,光靠严打似乎不能解决问题,转型已经迫在眉睫。
(编辑:chanchan)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
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