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19年哪些情况下可以解除收养关系?解除收养关系的途径有哪些?

大律师网 2019-08-12    100人已阅读
导读:收养关系是除基于血缘关系的父母子女的关系外,基于收养行为而发生的法律关系。在某些情况,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收养关系破裂,此时就会解除收养关系。那么,哪些情况下可以解除收养关系?解除收养关系的途径有哪些?下面,由大律师网小编为你讲解有关内容,欢迎阅读。

哪些情况下可以解除收养关系?

  根据我国《收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解除收养关系:

  1、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

  2、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子女合法权益的。

  3、送养人行使对养父母子女的关系的解除权的。

  4、因养子女成年后,虐待、遗弃养父母的。

解除收养关系的途径有哪些?

  根据我国收养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当事人如果想解除收养关系,有以下两种途径可以选择:

  1、收养人与送养人或收养人与成年的被收养人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

  当事人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到民政部门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的登记。

  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符合下列条件:

  (1)双方就解除收养关系达成合意;

  (2)双方均须为完全行为能力人;

  (3)在夫妻共同决定形成的收养关系解除时,仍应由夫妻双方共同决定。

  2、不能达成协议的,可诉请人民法院解决。

  在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一方要求解除收养关系时,人民法院应依据双方的实际情况加以调解,调解不成的判决解除。

解除收养关系有什么法律后果?

  解除收养关系就是指对拟制的父母子女关系通过一定程序解除父母子女间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解除收养关系将会产生如下的法律效力:

  (一)拟制血亲关系的解销。我国《收养法》第29条规定: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

  (二)自然血亲关系的恢复。《收养法》第29条还规定: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恢复,但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恢复,可以协商确定。

  (三)解除收养后的财产问题及其处理。我国《收养法》第30条对解除收养关系后成年养子女的生活费给付义务和养父母补偿请求权作了明确的规定。

  1、成年养子女的生活费给付义务。该条规定:收养关系解除后,经养父母抚养的成年养子女,对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应当给付生活费。

  2、养父母的补偿请求权。该条还规定:因养子女成年后虐待、遗弃父母而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子女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生父母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生父母适当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但因养父母虐待、遗弃养子女而解除收养关系的除外。

(编辑:橙籽伢)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