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不可抗力因素包括什么?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损失由谁担责?

大律师网 2021-08-03    100人已阅读
导读:不可抗力因素包括什么?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损失由谁担责?不可抗力范围是怎样认定的?接下来下面跟大律师网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不可抗力因素包括什么?

  不可抗力因素包括:台风、地震、洪水、冰雹、征收、征用、罢工、骚乱、游行等。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第五百六十六条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损失由谁担责?

  1、合同工程本身的损害、因工程损害导致第三方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运至施工场地用于施工的材料和待安装的设备的损害,由发包人承担。

  2、发包人、承包人人员伤亡由其所在单位负责,并承担相应费用。

  3、承包人的施工机械设备损坏及停工损失,由承包人承担。

  4、停工期间,承包人应发包人要求留在施工场地的必要的管理人员及保卫人员的费用由发包人承担。

  5、工程所需清理、修复费用,由发包人承担。

  6、工程本身的损害由业主方承担;

  7、人员伤亡由其所在方负责,并承担相应费用;

  8、施工方的机械设备损坏及停工损失,由施工方承担;

  9、工程所需清理修复费用,由业主方承担。

  不可抗力范围是怎样认定的?

  是否属不可抗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加以认定:

  (一)不可预见性

  法律要求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有关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对这个事件是否会发生是不可能预见到的。在正常情况下,对于一般合同当事人来说,判断其能否预见到某一事件的发生有两个不同的标准:一是客观标准,就是在某种具体情况下,一般理智正常的人能够预见到的,合同当事人就应预见到;另一个标准是主观标准,就是在某种具体情况下,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条件如年龄、智力发育状况、知识水平,教育和技术能力等来判断合同的当事人是否应该预见到。

  (二)不可避免性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尽管采取了及时合理的措施,但客观上并不能阻止这一意外情况的发生,这就是不可避免性。如果一个事件的发生完全可以通过当事人及时合理的作为而避免,则该事件就不能认为是不可抗力。

  (三)不可克服性

  不可克服性是指合同的当事人对于意外发生的某一个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不能克服。如果某一事件造成的后果可以通过当事人的努力而得到克服,那么这个事件就不是不可抗力事件。

  (三)履行期间性

  对某一个具体合同而言,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在合同签订之后、终止以前,即合同的履行期间内发生的。如果一项事件发生在合同订立之前或履行之后,或在一方履行迟延而又经对方当事人同意时,则不能构成这个合同的不可抗力事件。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