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2诱导下单属于诈骗吗?诱导下单构成诈骗怎么处罚?

大律师网 2022-02-10    100人已阅读
导读: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去商场购买商品在纠结的时候,售货员就来给你介绍,让你确定购买的想法,最终让你成功下单,这种行为就是诱导你下单,那么诱导下单属于诈骗吗?诱导下单构成诈骗怎么处罚?,大律师网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希望有所帮助。

诱导下单属于诈骗吗?

  这样要看这行为是不是构成诈骗罪。如果利用虚假的数据、虚假的信息,以包营利为保证诱导他人投资的,是属于诈骗的行为。一般的诱导不是违法行为也不是犯罪行为,因为营销的目的就是希望没有消费打算的人进行消费,或者使消费愿望不是很强的人进行消费。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为:

  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4、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诱导下单构成诈骗怎么处罚

  通过引诱的行为实施诈骗活动的,如果情节严重或者诈骗财物数额达到较大的,就会构成诈骗罪。如果构成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被诱导消费2000可以报警吗

  被诱导消费2000可以报警。只要对方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消费者陷入错误认识并因此处分了财产,不论数额多少都可以报警处理,要求公安立案,如果不立案要求出具不立案的说明。但构成诈骗罪的数额起点是3000元以上。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以上就是大律师网小编整理的关于2022诱导下单属于诈骗吗?诱导下单构成诈骗怎么处罚?的详细内容。大家通过大律师网小编的资料整理,可以很详细的了解关于诱导下单是否属于诈骗的相关法律知识。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法律上的问题,可以到大律师网来咨询哦。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