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继承不用公证了吗?房产继承公证要注意什么?

大律师网 2022-04-11    100人已阅读
导读: 继承公证指的是公证机构依据法律的规定和继承人的申请,依法证明继承人的继承行为真实性和合法性,确认继承人的继承权的活动。现在就跟随大律师网小编的步伐一起来看看关于继承的那些问题吧!

  继承不用公证了吗?

  是的。

  司法部出台了一份关于废止《司法部、建设部关于房产登记管理中加强公证的联合通知》的通知,这意味着伴随房屋继承事项多年的“公证”环节已不再成为必需。

  因继承、受遗赠取得不动产申请登记的,由申请人选择是否需要公证。

  公证遗嘱最具法律效力

  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公证制度是国家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国家预防纠纷、维护法制、巩固法律秩序的一种司法手段。公证机构的证明活动与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诉讼活动不同。

  前者是在发生民事争议之前,对法律行为和有法律意义的文书、事实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给予认可,借以防止纠纷,减少诉讼。它不能为当事人解决争议;而人民法院的诉讼活动,则是在发生民事权益纠纷并由当事人起诉之后进行的,其目的是作出裁决。

  公证机构办理的公证行为包括:证明合同、委托、遗嘱等法律行为;证明法律行为以外的法律文书;证明法律事实包括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证明非争议性事实,某些事实不一定发生法律后果,但为避免日后可能发生争议,亦得公证证明。

  房产继承公证要注意什么?

  关于房产继承有两种,一是遗嘱继承,二是法定继承,如果死者生前没有留有遗嘱就要按照法定继承来办理。

  房产继承公证通常可分为三类公证:即法定继承公证、遗嘱继承公证以及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相结合的公证。实践中,法定继承公证占了房产继承公证的大部分。在办理房产法定继承公证时,到公证处开据公证书要注意,需要带两个证明和两个证件:

  1、要到派出所开死者的死亡证明。

  2、要到死者所在单位(或者居委会、村委会)开法定继承人证明。内容主要包括死者的配偶、父母、子女的姓名和死者的父母是否已经过世等。

  具备以上两个证明后,法定继承人再带着本人的身份证和房产证到公证处办理公证证明即可。

  3、如果法定继承人不只一个,而房产只过户给其中一人的话,需要其他人的书面同意,表示放弃对房产的继承。

  有可能是因为之前继承的房产公证已经延续了好多年,所以现在很多人只要是继承的房产都已经习惯性的第一时间在当事人去世以后去办理公证了,但是,在法律上来说,继承房产要办理过户的,现在的房管部门都已经不要求提供继承房产的公证文件了,公正的这一环节不再是强制要求的。

  不进行房产公证能省哪部分费用?

  1、公证费

  赠与房产:在此之前,当事人办理房产过户时必须提交赠与公证书或接受赠与公证书。而按阶梯比例收取一定的公证费用,这对动辄数百万的房价着实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继承房产:以北京为例。除遗嘱继承外(遗嘱继承无公证费),继承房产公证费为评估价的2%(或收益额的2%),不低于200元。

  2、房产评估费

  法定继承房产的时候,得房者需要交房产评估费,新政策实施后,这部分费用可以免交。

  新规定落地实施后,法定继承的继承人可自行选择是否进行公证。如果不进行公证,既能节省部分费用,也能省去不少麻烦。当然,新规定刚刚下发,要想在全国落地实施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您如果您要办理相关过户手续,请提前咨询您所在的城市是否实施该政策。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出的相关继承公证的资料,希望有所帮助。若你还有其他的疑点欢迎前往大律师网进行客服在线咨询,会第一时间给与您答复。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