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区别有哪些?贷款利率多少算犯罪?

大律师网 2022-05-26    100人已阅读
导读:现在有很多的人会通过贷款的方式来缓解经济上的压力,如果要办理贷款,大家对于利率都是很关心的,罪为常见的就是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这两者的差别是很大的,那么今天大律师网的小编就来和大家讲讲它们有什么区别吧!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区别有哪些?

  1、定义

  ①名义利率:是央行或其它提供资金借贷的机构所公布的未调整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利息(报酬)的货币额与本金的货币额的比率。 即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包括通货紧缩)风险的利率。

  ②实际利率:指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即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

  2、反映资金时间价值

  ①名义利率:不能是完全反映资金时间价值。

  ②实际利率:真实地反映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3、表示字母

  ①名义利率:以r表示名义利率。

  ②实际利率:以i表示实际利率。

  4、计算公式

  ①名义利率:r=(1+i)(1+p)-1

  ②实际利率:i=(1+r)/(1+p)-1

  5、两者的关系

  ①当计息周期为一年时,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相等,计息周期短于一年时,实际利率大于名义利率。

  ②名义利率越大,周期越短,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差值就越大。

  贷款利率多少算犯罪?

  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

  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2、对借贷双方因利率问题产生的争议,如畸高利率等,司法机构可依据民法通则、合同法规定的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判定合同的有效性和双方的权利义务。

  3、对于个人或单位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可依刑法第175条的规定,以高利转贷罪论处。

  受法律保护的借贷利率是多少?

  1、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根据《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3、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相关资料了,相信大家对此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欢迎阅读观看,还有任何的问题可在大律师网在线咨询,会有相关的律师为你提供帮助。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