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2慈善组织应当多长时间向社会公开?

大律师网 2022-06-08    100人已阅读
导读:慈善组织就是以慈善为目的对他人进行帮助的一种组织,是非盈利的。那么2022慈善组织应当多长时间向社会公开?认定慈善组织需要符合什么条件?慈善组织与志愿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大律师网小编一一给大家解答,希望有所帮助。

慈善组织应当多长时间向社会公开?

  慈善组织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开其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的财务会计报告须经审计。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活动时,应当公告组织名称、公开募捐资格证书、注册募捐方案、联系方式、募捐信息查询方式等。在募捐活动现场或者在募捐活动载体的显著位置,并在统一信息平台上向社会公布。慈善组织与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合作进行公开募捐的,还应当披露合伙人的相关信息。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进行公开募捐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公布募捐信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七十二条 慈善组织应当向社会公开组织章程和决策、执行、监督机构成员信息以及国务院民政部门要求公开的其他信息。

  上述信息有重大变更的,慈善组织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开。慈善组织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开其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的财务会计报告须经审计。

  第七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开下列慈善信息:

  (一)慈善组织登记事项;

  (二)慈善信托备案事项;

  (三)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名单;

  (四)具有出具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票据资格的慈善组织名单;

  (五)对慈善活动的税收优惠、资助补贴等促进措施;

  (六)向慈善组织购买服务的信息;

  (七)对慈善组织、慈善信托开展检查、评估的结果;

  (八)对慈善组织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的表彰、处罚结果;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公开的其他信息。

  第六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慈善信息统计和发布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在统一的信息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开慈善信息,并免费提供慈善信息发布服务。慈善组织和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应当在前款规定的平台发布慈善信息,并对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认定慈善组织需要符合什么条件?

  民政部出台了《慈善组织认定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第58号)。该办法第四条、第五条规定了社会组织认定为慈善组织需要满足的条件。具体如下:

  (一)申请时具备相应的社会组织法人登记条件;

  (二)以开展慈善活动为宗旨,业务范围符合《慈善法》第三条的规定;申请时的上一年度慈善活动的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符合国务院民政部门关于慈善组织的规定;

  (三)不以营利为目的,收益和营运结余全部用于章程规定的慈善目的;财产及其孳息没有在发起人、捐赠人或者本组织成员中分配;章程中有关于剩余财产转给目的相同或者相近的其他慈善组织的规定;

  (四)有健全的财务制度和合理的薪酬制度;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慈善组织与志愿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慈善组织是依法成立、符合《慈善法》规定,以面向社会开展慈善活动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组织,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与慈善组织聘用的员工建立劳动关系。但是,对于志愿者来说,虽然慈善组织在招募志愿者、安排志愿服务、记录志愿服务内容等方面,可能与志愿者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等行为,但是志愿者是志愿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无偿提供某项服务,慈善组织并不对志愿者进行劳动管理。即使慈善组织向志愿者发放津贴或补贴,这也不属于劳动报酬。因此,志愿者与慈善组织一般不构成劳动关系。尽管慈善组织与志愿者之间一般来说不存在劳动关系,但是慈善组织应依法保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

  根据《慈善法》以及《志愿服务条例》规定,慈善组织安排志愿者参与慈善服务,应当与志愿者的年龄、文化程度、技能和身体状况相适应,以确保慈善服务正常开展。慈善组织应当为志愿者参与慈善服务提供必要条件,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慈善组织安排志愿者参与可能发生人身危险的慈善服务前,应当为志愿者购买相应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以上就是对“2022慈善组织应当多长时间向社会公开?认定慈善组织需要符合什么条件?慈善组织与志愿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的法律解答。从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慈善组织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开其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如果有其他法律问题,可以委托大律师网的专业律师来为您提供法律帮助。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