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刑事公诉就是要立案吗?刑事公诉就是要判刑吗?

大律师网 2022-08-11    100人已阅读
导读:当检察院向法院对某犯罪嫌疑人提出起诉的案件就可以称为公诉案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对嫌疑人进行定罪,并处以刑罚。不过起诉是一方面的,要想真正的嫌疑人定罪还需要有足够的证据。这其中还包含了多种不同的内容,如果有想要了解的,下面就可以跟随大律师网小编来一探究竟吧。

刑事公诉就是要立案吗?

  只要案件存在犯罪事实,且需要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属于公安机关管辖范围的,那么公安机关就应当立案处理。

刑事公诉就是要判刑吗?

  刑事诉讼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查证、核实被告人是否实施了犯罪,是否应当受到刑罚的处罚以及应当受到何种刑事处罚的活动。我国适用的是无罪推定原则,即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未经法院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是坚持以事实为根据,在法院判决被告人有罪之前,不认其为罪犯,但也不排除其有犯罪嫌疑,而是实事求是地进行侦查,客观地收集有罪、无罪、罪重轻的各种证据,根据事实确定犯罪的有无。该原则明确了人民法院才有定罪权,除人民法院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和个人包括检察机关都无权行使该权利。那么经过公诉后,是否一定会判刑呢?很明显,是不一定的,法院审理刑事案件结果并不一定是有罪判刑,可能会判决无罪,也可能判决有罪,甚至判决免于刑事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

  即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刑事公诉就是要开庭吗?

  刑事案件是否必须开庭,要视情况而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所以符合条件的刑事案件一定会开庭宣判。刑事案件如果是属于公诉案件就由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后,会对起诉材料进行审查,确定是否有明确的犯罪事实。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六条 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第一百八十八条 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第二百零二条 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以上就是关于刑事公诉这一方面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详细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大律师网,这里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师来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