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可以通过协商;调解和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医疗过程中,患方作为求医者,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为了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减少不应有的损害或损失,要善于获取信息、掌握证据、加强沟通,遵守法纪。这样才能最大效率维护合法权利。患者的合法权益包括知情权、自主决策权、隐私权、安全权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六条
【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保密。泄露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二条
医务人员应当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自主决策权,告知患者医疗风险和治疗方案,听取患者的意见和建议。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 第二十二条
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双方自愿协商;
(二)申请人民调解;
(三)申请行政调解;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
医疗纠纷可以请求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解。医疗民事纠纷,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纠纷,与其他民事纠纷一样,是民法的调整范畴。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七条
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以上是关于“患者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内容,大律师网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