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量刑应遵循以下原则:
1.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在量刑时作出判决。
2.应当依照刑法规定的总则和分则的规定,根据犯罪构成的具体情况,对犯罪分子决定刑罚。
3.应当充分考虑犯罪分子社会危害程度的大小,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以及罪刑相适应的原则,依法作出判决。
4.应当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到该宽则宽,该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六十七条
【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自首是否可以免除处罚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自首是一种犯罪人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的认罪态度,其目的是为了争取宽大处理。如果犯罪人能够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且有悔罪表现,可以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次,如果犯罪人能够自首,并且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可以依法免除处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法律规定的免除处罚条件比较严格,需要综合考虑犯罪人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社会影响等因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八条
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通过官网400电话进行咨询:400-6686-166,或者到大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