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4年诈骗罪追诉时效有何特殊规定?

大律师网 2024-03-10    100人已阅读
导读:诈骗罪追诉时效的特殊规定主要体现在我国刑法中,其根据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惩罚必要性,对不同的诈骗金额和情节设定了不同的追诉时效期限。同时,若在追诉期限内又犯新罪或者逃避侦查、审判的,追诉时效将不受限制。

诈骗罪追诉时效有何特殊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至第八十九条的规定,诈骗罪的追诉时效一般为5年至20年,具体期限与犯罪行为的法定最高刑相适应。例如,对于诈骗数额较大(即达到刑事立案标准)的案件,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的,追诉时效为五年;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的,追诉时效为十年;以此类推,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追诉时效为二十年。

对于在追诉期限以内未被发现的犯罪,如果犯罪人在这期间又犯新罪,则从犯新罪之日起重新计算前罪的追诉时效。另外,如果犯罪人在追诉期限内故意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八条:“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九条第一款:“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诈骗罪追诉时效如何计算?

诈骗罪的追诉时效是指,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自犯罪行为发生之日起至司法机关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之时止的时间期限。超过这个期限,除非法律另有规定,不再追究刑事责任。诈骗罪属于“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其追诉时效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

1. 如果诈骗罪可能判处的最高刑罚不满五年有期徒刑,追诉时效为五年。

2. 若诈骗罪可能判处的最高刑罚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追诉时效为十年。

3. 对于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犯罪(虽然实践中诈骗罪很少达到这一量刑级别,但理论上仍有可能),追诉时效为二十年。

4. 在追诉期限内,如经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同时,对于诈骗罪的具体量刑,《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诈骗罪已过追诉时效还能否再立案?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犯罪行为的追诉时效,是指从犯罪行为实施完毕之日起,经过一定的期限,如果在此期间未对该犯罪行为进行追诉,则司法机关将不再追究刑事责任。诈骗罪作为刑法中的一种具体犯罪类型,同样适用追诉时效制度。

追诉时效并非绝对的“免罪金牌”。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即使超过追诉时效,仍可对诈骗罪进行立案:

1. 在追诉期限内,司法机关已经发现犯罪但尚未确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或者虽然确定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但由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或者审判,不受追诉期限限制。

2. 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自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追诉期限。如果诈骗行为一直持续至追诉时效届满之后才结束,那么对于整个诈骗行为的追诉,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八条:“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九条:“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具体案件中,是否能对已过追诉时效的诈骗罪再立案,需要结合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进行细致判断。如果存在上述两种特殊情况,即便已经超过追诉时效,依然可以启动立案程序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诈骗罪追诉时效的具体规定体现出我国刑法坚持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以及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决心。在实际司法实践中,对诈骗罪的追诉需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公正、公平地追究刑事责任。同时,也提醒广大公民,应当诚实守信,避免触及法律红线,一旦涉及诈骗犯罪,无论何时都将面临法律的严厉制裁。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让您头疼?大律师网是您的解决方案!我们汇聚了数万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各种法律疑难。无论是文字、电话还是视频咨询,我们都能满足您的需求。点击咨询,让我们为您提供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