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4鉴定为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如何处理?

大律师网 2024-03-13    100人已阅读
导读:如果发生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同时,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妥善保管各种资料,封存现场实物。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会进行调查、处理,并可能委托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那么2024鉴定为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如何处理?大律师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接下来就让大律师网法务带您了解一点相关知识吧。

2024鉴定为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如何处理?

  如果2024年的医疗纠纷鉴定结果显示不属于医疗事故,处理方式一般如下:

  首先,医患双方应尝试自行协商解决。这可能包括讨论并理解医疗过程、评估可能的替代疗法或诊断方法,以及确定任何可能存在的误解或沟通问题。如果通过协商,双方能够达成一致,那么这个问题就可以得到妥善解决。

  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或者双方对协商结果不满意,那么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解决争议。在此过程中,可能需要聘请律师,以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法院将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法律规定,对案件进行审理,并做出裁决。

  此外,还有一种方式是提请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由卫生行政部门处理。这种方式通常在双方对医疗事故的认定存在争议时使用。委员会将根据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法律规定,对案件进行公正、公平的评估,并提出处理建议。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四十条

  任何一方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原受理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或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七条

  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医疗事故鉴定有哪些途径?

  医疗事故鉴定的途径主要有三种:

  1、直接委托医学会进行鉴定。

  2、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由卫生行政部门把鉴定申请移交到医学会。

  3、由人民法院委托医学会进行鉴定。

  在首次鉴定后,如果医患任何一方对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天内申请再次鉴定,由市一级的医学会组织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以上是关于“2024鉴定为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如何处理?”的详细内容,大律师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详细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大律师网,这里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师来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