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4年法律规定的无偿赠与撤销条件有哪些?

大律师网 2024-03-30    100人已阅读
导读:在法律中,赠与人有权在特定条件下撤销其无偿赠与的行为。这些条件主要涉及赠与人的经济状况、赠与合同的性质以及赠与物的权利瑕疵等。

法律规定的无偿赠与撤销条件有哪些?

1. 赠与人经济状况恶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转移前可以撤销赠与,但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除外。如果赠与导致赠与人生活困难,赠与人有权请求撤销赠与。

2. 赠与物权利瑕疵:如果赠与物存在权利瑕疵,如被查封、扣押或存在抵押权等,且赠与人在赠与时不知情,赠与人有权撤销赠与(《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二条)。

3. 受赠人不履行约定义务:如果赠与合同附有条件,受赠人未履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也可以撤销赠与(《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条)。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赠与人在赠与财产转移前可以撤销赠与。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赠与义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二条: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不承担责任。附义务的赠与,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在附义务的限度内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责任。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条: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 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

(二) 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 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因欺诈、胁迫订立的赠与合同能否撤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如果赠与合同是在欺诈或者胁迫的情况下订立的,那么该合同的效力可能会受到影响。欺诈是指一方以欺骗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胁迫则是指一方以非法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民法典的相关原则,被欺诈或被胁迫的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该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旨在恢复被欺诈或被胁迫方的合法权益,使其从不公平的合同关系中解脱出来。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二条:“当事人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一方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因欺诈、胁迫订立的赠与合同是可以被撤销的,但需要通过法律程序,由被欺诈或被胁迫的一方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

法律规定了在特定情况下,赠与人可以撤销无偿赠与,以保护赠与人的合法权益撤销赠与需要符合法定条件,并且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在实际操作中,如遇到此类问题,建议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

『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别担心!大律师网为您提供专业律师咨询服务,快速解决您的困扰。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