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4签订和履行合同要遵守哪些原则?

大律师网 2024-04-01    100人已阅读
导读:签订和履行合同时,双方应当充分理解并遵守这些原则,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接下来大律师网法务在本文将为您介绍“2024签订和履行合同要遵守哪些原则?”的相关情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签订和履行合同要遵守哪些原则?

  在2024年,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原则:

  1、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这意味着无论合同双方的地位、规模、财力等如何,都应当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协商和签订合同。

  2、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这意味着合同双方都有权自主决定是否签订合同,以及合同的内容、履行方式等,任何一方都不得强迫另一方接受不合理的条款。

  3、公平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这意味着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双方应当公平地分配权利和义务,避免显失公平的情况出现。

  4、诚信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这意味着在签订合同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双方都应当诚实守信,不得隐瞒、欺诈或违反承诺。

  5、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这意味着在签订合同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双方的行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也不得违背社会公德和公共利益。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民法典》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民法典》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民法典》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履行合同要具备什么条件?

  履行合同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合同依法成立:合同必须是依法成立的,即合同的内容、形式和订立程序都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合同存在违法情形,例如合同内容违法、签订合同的程序违法等,那么该合同可能无法成立或无效。

  2、合同已经具备法律效力:合同必须已经具备法律效力,即合同已经生效。如果合同尚未生效,例如合同处于待审批、待签署等状态,那么当事人不能开始履行合同。

  3、符合合同约定的履行条件:合同必须符合约定的履行条件,即合同双方约定的履行时间、地点、方式等条件已经满足。如果合同约定的履行条件尚未满足,那么当事人不能开始履行合同。

  4、当事人具有合法的主体资格:合同双方都必须具有合法的主体资格,即必须是具备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如果当事人不具备合法的主体资格,那么该合同可能无效。

  5、全面且讲究信用:合同履行应当全面且讲究信用,恪守诺言。如果合同约定不明确,可以协议补充;无法达成协议的,要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效力】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以上是关于“2024签订和履行合同要遵守哪些原则?”的内容,大律师网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