贿赂罪是个人的犯罪行为,应由犯罪者个人承担法律责任。从法律角度看,家人的法律责任并不会因为犯罪者的贿赂罪而被直接追究。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犯罪者的行为可能会对家人产生间接的影响。
如果犯罪者被判处没收财产或需要支付大额罚金,这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家庭的经济状况。这种经济上的压力可能会对家人的生活造成不便,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虽然家人在法律上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但犯罪者的行为可能会损害家庭的声誉,给家人带来精神压力。这种社会舆论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对家人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扰。
家人可能还需要面对社会舆论的谴责和偏见,这可能会对他们的社交关系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他们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应对这些外界的压力和质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六条
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条
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贿赂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客体要件
贿赂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以及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不可收买性。这表示,任何试图通过给予财物或其他利益来影响这些机构或个人的公正决策和廉洁行为的行为,都可能构成贿赂罪。
二、客观要件
在客观方面,贿赂罪表现为行为人具有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的行为。这包括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这种行贿行为必须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即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才能构成犯罪。
三、主体要件
贿赂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成为该罪的主体。不过,行贿罪的行贿人大多数是为谋取个人利益,但也不排除为谋取集体利益而行贿的情况。
四、主观要件
在主观方面,贿赂罪必须是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是收受贿赂而为之。过失不构成贿赂罪。行贿的目的在于使国家工作人员为其谋取不正当利益。如果行贿人不是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则不构成行贿罪。
以上是关于“贿赂罪是否会连累家里人?”的详细内容,大律师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详细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大律师网,这里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师来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