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渎职行为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包括但不限于:
1、刑事处罚:根据渎职行为的严重程度,行为人可能面临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等刑罚。
2、行政处分:行为人还可能受到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分。
3、民事赔偿:如果渎职行为给他人造成了经济损失,行为人还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
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前款行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两款罪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认定渎职行为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行为主体:必须是具有公职身份的人员。
2、主观故意:行为人必须有故意或过失的心态,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损害公共利益,但仍然为之或应当预见而未预见。
3、行为后果:行为必须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4、因果关系:行为人的渎职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以上是关于“渎职行为会受到哪些法律制裁?”的详细内容,大律师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详细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大律师网,这里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师来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