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渎职行为会受到哪些法律制裁?

大律师网 2024-07-02    100人已阅读
导读:渎职是指在执行公务或履行职责过程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这种行为违背了公职人员的职责和义务,损害了公众对公职人员的信任。接下来大律师网法务在本文将为您介绍“渎职行为会受到哪些法律制裁?”的相关情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渎职行为会受到哪些法律制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渎职行为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包括但不限于:

  1、刑事处罚:根据渎职行为的严重程度,行为人可能面临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等刑罚。

  2、行政处分:行为人还可能受到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分。

  3、民事赔偿:如果渎职行为给他人造成了经济损失,行为人还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

  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前款行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两款罪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如何认定渎职行为?

  认定渎职行为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行为主体:必须是具有公职身份的人员。

  2、主观故意:行为人必须有故意或过失的心态,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损害公共利益,但仍然为之或应当预见而未预见。

  3、行为后果:行为必须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4、因果关系:行为人的渎职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以上是关于“渎职行为会受到哪些法律制裁?”的详细内容,大律师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详细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大律师网,这里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师来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