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失信人是否会连累孩子?

大律师网 2024-07-30    100人已阅读
导读:失信人员,通常也被称为失信被执行人,是指在法律层面上,因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而被人民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个人或单位。那么失信人是否会连累孩子?大律师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接下来就让大律师网法务带您了解一点相关知识吧。

失信人是否会连累孩子?

  一般情况下,失信人不会直接连累孩子,但会对孩子的某些方面产生间接影响。

  失信被执行人的未成年子女在就读高收费的私立学校时会受到限制。这是为了防止失信人通过高消费行为规避法律义务,同时也间接影响了其子女的教育选择。父母的失信行为还可能会对成年子女的社会声誉、职业发展等方面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

  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二)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三)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四)违反限制高消费令的;

  (五)被执行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六)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失信人员该怎么恢复信用?

  失信人员恢复信用的主要方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履行义务:失信人员应首先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包括支付应付款项、赔偿损失等。

  2、申请信用修复:在满足一定条件(如经传唤按时到达法院配合执行、遵守财产报告制度等)后,失信人员可以向法院申请信用修复。申请时,需提交相关材料并承诺诚实守信,加强自我约束和管理。

  3、与申请执行人协商:失信人员可以与申请执行人进行协商,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按照协议内容履行完毕。履行完毕后,可向法院申请将其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删除。

  4、法院裁定终结执行:在某些情况下,由于特定原因(如无法抗拒的原因等),法院可能会依法裁定终结执行。此时,失信信息也会被相应删除。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十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

  (一)被执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人民法院已执行完毕的;

  (二)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已履行完毕的;

  (三)申请执行人书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人民法院审查同意的;

  (四)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两次以上,未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且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人未提供有效财产线索的;

  (五)因审判监督或破产程序,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对失信被执行人中止执行的;

  (六)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不予执行的;

  (七)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

  有纳入期限的,不适用前款规定。纳入期限届满后三个工作日内,人民法院应当删除失信信息。

  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删除失信信息后,被执行人具有本规定第一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重新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依照本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删除失信信息后六个月内,申请执行人申请将该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以上是关于“失信人是否会连累孩子?”的详细内容,大律师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详细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大律师网,这里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师来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