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判决生效不执行犯罪吗?

大律师网 2024-08-16    100人已阅读
导读:孙某某向高某某借款人民币6万元,约定还款,经法院判决,孙某某承担还款责任,判决生效后孙某某依旧拒不归还欠款,并且在下达《限制高消费令》后多次入住本地宾馆消费。孙某某犯了什么罪?大律师法务为您具体介绍。

判决生效不执行犯罪吗?

  犯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在案件中孙某某与高某某存在欠款关系,经法院审理判决归还。但是孙某某针对法院的判决书以及《限制高消费令》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并且多次入住本地宾馆消费,满足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这类行为已经满足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界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本案结果:孙某某犯拒不执行、裁定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三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如何界定?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法院的正常活动。人民法院作为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唯一机关,判决和裁定一经生效,就具有法律强制力,相关当事人以及机关单位等,都必须执行。

  客观表现为有能力执行,而通过各种方式来拒不执行。

  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有义务执行判决、裁定的当事人。对判决、裁定有协助执行义务的人也可以成为本罪主体。

  主观表现为故意,明知是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而故意拒不执行。不知判决裁定生效、无法执行的,不属于故意,不构成本罪。

强制执行的流程是怎么样的?

  强制执行的流程分为多个步骤,大致如下:

  1.申请执行。判决、裁定生效后当事人未在规定期限内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执行。

  2.法院核查与立案。法院受到申请后,会进行核查,符合立案条件将予以立案。

  3.执行通知与履行。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在指定期间内履行。逾期不履行将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4.强制执行措施。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

  5.执行终结与救济。执行完毕,总结程序,当事人有异议的可以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