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借款合同的生效要件归纳如下:
1、主体合格:合同双方当事人应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出借方通常是依法设立、具有金融借贷业务资质的金融机构,借款方则需具备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双方在订立合同时的意思表示应真实、自愿,不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情形。
3、内容合法:合同条款应符合法律法规,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借款用途必须合法。
4、形式合规:金融借款合同一般采用书面形式,明确约定借款金额、期限、利率、还款方式等重要条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六百六十八条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金融借款合同无效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如出借人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后,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扰乱金融秩序。
2、以特定违法方式取得资金转贷:如出借人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
3、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放贷: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损害金融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
4、明知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出借:例如,借款人将借款用于赌博、贩毒等违法活动,出借人明知却仍出借资金。
5、违背公序良俗:借款合同的内容或目的违反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上是关于“2025金融借款合同的生效要件是什么?”的内容,大律师网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