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驾驶人在地库行驶时,应负有高度的注意义务,特别是在视线不佳、存在坡道等复杂路况下,更应减速慢行,确保行车安全。若孩子处于机动车视线盲区,且驾驶人已尽到合理注意义务,责任可适当减轻。但驾驶人仍需证明其已采取必要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监护人应确保未成年人在其视线范围内活动,特别是在存在安全隐患的公共场所,如地库、马路等。且监护人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告知其危险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若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职责,导致未成年人发生意外,将承担相应责任。
物业作为地库的管理方,应确保地库内的安全设施完善,如设置警示标志、监控摄像头等。物业应定期对业主进行安全宣传,提醒业主注意地库内的安全隐患。若物业未尽到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将承担相应责任。但具体责任比例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确定。
车祸死亡的赔偿标准主要包括丧葬费、死亡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等核心项目。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六倍计算,例如若当地职工月均工资为5000元,则丧葬费为3万元。死亡赔偿金根据受害人年龄及收入标准确定,60周岁以下按20年计算,超过60岁每增一岁减少一年,75周岁以上按5年计算。例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万元/年,则60岁以下死亡赔偿金为100万元。被扶养人生活费则依据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标准,未成年人计算至18周岁,其他无劳动能力者计算20年,并根据年龄递减。
此外,家属可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金额根据侵权人过错程度、当地经济水平等综合确定,通常参照伤残等级对应标准,十级至一级伤残对应5000元至5万元,死亡按最高标准计算。亲属办理丧葬的合理费用如交通费、误工费等也可索赔,需提供实际支出凭证。例如处理丧事的交通费按实际票据认定,误工费参照亲属收入或行业平均工资计算。
需注意的是,自2022年司法解释修订后,死亡赔偿金及被扶养人生活费已统一按城镇标准计算,不再区分城乡户籍。具体赔偿金额需结合事故责任比例、地方经济数据(如上年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个案证据综合计算。若肇事方全责,赔偿总额可能包含上述全部项目,且精神抚慰金可在交强险中优先主张。建议家属及时收集医疗票据、收入证明等材料,通过法律途径保障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