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判了缓刑每天干什么?

大律师网 2025-07-09    100人已阅读
导读:缓刑是法律对犯罪情节较轻者的宽宥,但并非“无拘无束”。被宣告缓刑者需在考验期内遵守特定规则,既享有一定自由,也需承担相应义务。其日常活动需以“合规”为核心,既可正常工作生活,又需接受严格监督。大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缓刑要求”的相关问题。

判了缓刑每天干什么?

  缓刑人员每日需在遵守以下规定的前提下正常生活:

  遵守法律与监督: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接受社区矫正机构等部门的监督,不得参与违法活动。

  定期报告行踪:按考察机关要求,定期汇报工作、生活及社交情况。例如,每周通过电话或书面形式向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报告活动轨迹。

  限制会客与迁居:未经批准不得与特定人员会面,离开居住地市、县或迁居需提前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禁止从事特定活动:若判决中附有禁止令,如禁止进入娱乐场所、接触被害人等,需严格遵守。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七十五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缓刑期间能否跨省工作?

  需满足双重条件:

  考察机关批准:跨省工作属于“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必须提前向社区矫正机构提交书面申请,说明工作地点、时长及必要性,经审核同意后方可成行。

  符合缓刑考验要求:若工作性质涉及违法风险(如高利贷、赌博等),或可能影响社区矫正监督(如长期失联),申请将被驳回。

  典型案例:2025年5月,上海某区法院审理一起案件,被告人因工作调动需赴江苏任职,社区矫正机构经实地核查其工作单位合法性后,批准其跨省工作申请,并要求其每日通过定位手环报告位置。

  法律依据:

  《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第二十六条:“社区矫正对象因就医、就学、参与诉讼等原因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应当报经社区矫正机构批准。”

  以上则是关于“缓刑要求”的详细内容,大律师网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