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离婚”变成“真离婚”,离婚协议有效吗?
在深圳办离婚案件,经常会遇到夫妻俩为规避当地限购政策、逃避债务、节税等原因选择“假离婚”买房的情况,假离婚的计划,通常是将之前买的房产约定归一方所有,假离婚后再以另一方的名义买房,之后复婚。但梦想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实践中出现了很多假离婚后不肯复婚,复婚后又再离婚的情况。很多人不理解,究竟这个婚离了没离?假离婚时签的离婚协议有没有效?夫妻俩的财产到底应该怎么分割?
首先,这个婚是肯定离了,只要到民政局办理了离婚登记,婚就算是离了。
其次,对于离婚协议里的财产分割条款有没有效。要看有没有证据证明一方存在欺诈、胁迫行为,或者双方签离婚协议时并非真实意思表示。具体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呢,今天我们跟大家扒清楚:
1、双方在讨论假离婚时的微信聊天记录、录音;(从假离婚的原因、离婚手续怎么办、离婚协议怎么签、办完手续后怎么筹钱付首付,到什么时候复婚等内容的讨论)
2、实操中很多假离婚的建议是房产中介推动的,因此夫妻双方跟房产中介的沟通记录具有很高的证明力;(我们办过的案件中,离婚协议的模板甚至都是房产中介发给客户的)
3、房产中介的证人证言;(最好让证人出庭作证)
4、假离婚后,淘宝、美团外卖、京东等平台购买的地址信息截图;证明双方假离婚后同居生活在老房子或新房子里;
5、假离婚后,一方给另一方转账的记录;(可以证明出资事实)
6、假离婚后,一方继续支付居住房屋水电、燃气费、电视费、网络费的缴费单据;
7、假离婚后,双方发在朋友圈、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的一家几口共同生活的视频照片。
最后,有前述证据证明假离婚的协议无效或被撤销的,夫妻俩的财产从第一次结婚开始重新分割;如果没有证据证明,假离婚时的离婚协议有效,第二次离婚只能分复婚后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