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中国新经济研究院联合支付宝保险平台发布《90后保障报告》。报告通过对5546位90后的调研问卷发现,90后正在成为新一代“保民”,有8成90后认为买保险可以提升安全感,而且超过一半90后认为,除了医保社保之外,一个人至少需要三份以上保险才有安全感。
火锅配酵素、保温杯里泡枸杞……刚过而立之年的90后,早已开启养生生活。但即便如此,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他们也开始关注甚至担忧自己的健康状况。报告的调研显示,65%的90后认为自己长期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
近年来,重大疾病的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90后认为,即便月薪过万抗风险能力仍然很低,生一次大病便足以“因病致贫”。因此,健康类保障是90后最先考虑的。报告显示,近七成90后拥有健康险,其中52.4%的90后购买的第一份保险就是健康险。
90后也愿意在保险上花钱:有4成90后每年花费超过1000元来买保险,其中超过5000元以上的90后接近15%。更有意思的是,他们有超前的养老意识,接近三成的90后已经为自己购买了养老险,开始为30年后的养老计划打基础。
报告的数据显示,有83.7%的90后会给家人购买保险。作为刚成长起来的家庭顶梁柱,90后一边赡养父母,一边养育儿女,这使得他们更具责任感。买保险,成了他们保护家庭、抵抗风险的主要方法之一。
此前,马云曾谈到对社会保障的看法,认为保险应该保障所有人,13亿人都应成为保民。而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和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保障意识、实践突飞猛进。人们开始主动了解、主动购买保险产品,以此来对抗生活中未知的风险。
蚂蚁集团的公开数据显示,已有超过5.7亿用户在支付宝上购买保险或加入大病互助计划相互宝,其中90后用户正在成为主力。90后正在成为新一代“保民”,将整个社会的保障意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1、能让老年的生活得到可靠的保障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不能像年轻时那样工作了,如果没有足够的生活费用,很难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养儿防老是中国人传统的养老思想,但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稳定不易,孩子长大后有没有养老的能力会不会养老也是个未知数。但是保险不一样,它最起码能保证给大家一笔基金,付保险费如同给自己积攒抚养费,到了一定的期限可以依保险合同的规定领取养老金,确保晚年生活无忧。
2、病残时的有力保障
在生命的旅途中,疾病和意外是最难以预料的。而人一旦遭受意外导致病残会侵吞劳动力,从而导致收入减少或剥夺,随之而来的高额医疗费用会增加经济的负担。而购买人寿保险,可以补充社保的不足,报销社保不能保险的部分,为被保险人病残时提供经济保障,能在发生意外导致病残时得到有效的治疗,避免一人得病全家的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或家庭返贫的现象发生。
3、具有储蓄功能,未雨绸缪
储蓄既是一种预备手段,也是一种积累手段,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它们都是现代人实际需要的,通常保险缴纳的保费方式一般分年交和月交两种,有的产品在保险期限届满后,对满足条件的参保人保险公司会按比例返还所缴纳的保费。相当于储蓄一样,可以把自己的钱拿回来,这也是种美德,是在为将来美满生活所做的事前准备。
4、保险通常具有的有机联系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及社会管理功能三大功能。
经济补偿功能是基本的功能,是保险与其他行业区别开来的最明显的特征。资金融通功能是在经济补偿功能的基础上产生的,社会管理功能是保险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且深入到社会生活的许多层面后才延生的一种重要功能,只有经济补偿功能及资金融通功能实现后它才可以发挥作用。
由于不同类型的保险产品性质不同,保险保障功能生效的时间也不同,在保险合同的条款中可以查询到具体的生效时间。
比如医疗保险合同签订之后,一般要过了规定的等待期之后保险的保障功能才会生效,通常医疗保险的等待期为30天至180天,部分长期重大疾病保险的等待期是1年。
车辆购买交强险一般是即时生效,而购买商业保险合同签订的次日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