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5市监局查处餐饮行业的常见违法行为?

大律师网 2025-01-09    100人已阅读
导读: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服务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餐饮行业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大。2025年市监局对餐饮行业常见违法行为的严厉查处以及新的行业规范与标准的出台,为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5市监局查处餐饮行业的常见违法行为?

  一、无证经营

  违法行为:未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事餐饮服务活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未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

  二、从业人员无健康证

  违法行为:餐饮服务从业人员未取得有效健康证明上岗工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五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六)食品生产经营者安排未取得健康证明或者患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三、食品原料变质

  违法行为:使用变质、腐败的食品原料进行餐饮制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

  生产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四、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

  违法行为: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或使用非食用物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

  生产经营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五、餐饮具不消毒

  违法行为:未对餐饮具进行有效消毒,直接提供给消费者使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五)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未经洗净、消毒或者清洗消毒不合格,或者餐饮服务设施、设备未按规定定期维护、清洗、校验。

  六、经营场所卫生差

  违法行为:餐饮经营场所环境脏乱差,不符合卫生标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十三)食品生产企业、餐饮服务提供者未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或者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未依照本法规定处理。

  七、未明码标价

  违法行为:餐饮菜品或服务没有明确的价格标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三条

  经营者销售、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应当按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明码标价,注明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计价单位、价格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情况。第四十二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八、虚假宣传

  违法行为:夸大菜品功效、食材来源等进行虚假宣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

  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九、销售过期食品

  违法行为:售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

  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十、非法野生动物交易

  违法行为:收购、加工、销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用于餐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三十条

  禁止生产、经营使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或者使用没有合法来源证明的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

  十一、预包装食品标签不符合规定

  违法行为:餐饮店内销售的预包装食品标签缺少必要信息(如成分、生产日期等)或标注错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条

  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十二、未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违法行为:未对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等进货情况进行记录,无法提供进货凭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三)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者进货时未查验许可证和相关证明文件,或者未按规定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出厂检验记录制度。


2025餐饮行业法律法规及标准?

  国家对餐饮业的法律法规主要涉及食品安全、标准化以及相关政策支持等方面。

  一、食品安全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国家对食品行业,包括餐饮业的主要法律规范。该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法。第二条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等活动,应当遵守本法。这表明,所有餐饮业者必须严格遵守该法规定,确保食品安全。

  二、标准化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了各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这些标准对于餐饮业的设备、食品质量、服务流程等方面都有具体的指导意义,确保餐饮业的规范化运营。

  三、相关政策支持

  国家对餐饮业也有一定的政策支持,如证照分离政策的推进,旨在帮助餐饮业者节约时间和成本。此外,还有增值税减免等税收优惠政策,以降低餐饮业者的经营负担,促进行业的发展。

  总的来看,国家对餐饮业的法律法规涵盖了食品安全、标准化以及相关政策支持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餐饮业的健康、规范发展,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