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民政部新闻发言人关于“三孤”人员收养安置问题的答问

大律师网 2014-12-22    0人已阅读
导读:08-09-24 问:为什么目前尚未开展地震孤儿的收养登记工作?   答:此次汶川地震灾害造成一些儿童失去父母,一些儿童暂时查找不到家人。目前四
08-09-24   答:此次汶川地震灾害造成一些儿童失去父母,一些儿童暂时查找不到家人。目前四川灾区民政部门已经采取了福利机构集中收养和其他就近就便临时安置方式,对这些儿童进行了妥善的临时安置。同时,积极为这些孩子寻找家人。事实上,现在每天都有儿童被父母或亲属认领,与家人灾后团圆。如5月22日绵阳市的孤儿和暂时无人认领的儿童计1697名,经过寻亲和认领之后,23日孤儿和暂时无人认领儿童共计494名。灾后绵阳市社会福利院临时安置孤儿和暂时查找不到家人的儿童最多达27名,经认领,目前只有3名。试想,如果在孤儿身份没有确认前,就开展家庭收养,儿童亲生父母或亲属来认领,就有可能产生法律纠纷,还会伤害收养人和被收养人的感情。因此,必须先努力为孩子寻找家人,当无人认领确定孤儿身份后,再依法开展收养登记,以保护收养人和被收养儿童的合法权益   答:对于社会各界爱心家庭积极收养地震孤儿的热情,我们深为感动。对于一些组织为有收养意愿的家庭开通热线,我们予以理解。这些都是心系灾区、关爱孤儿的慈善义举。  答:我们衷心感谢国际友人对四川灾区人民的关心和支持。如前所述,待孤儿身份确认后,再依法开展收养登记工作。  答: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加强灾区儿童福利机构建设,提高孤儿生活保障水平,切实保障地震孤儿的生活、教育、医疗、康复、就业等各项权益。同时,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层次、多渠道地参与孤儿救助安置工作。目前,社会各界的慈善组织和爱心人士纷纷提出为地震孤儿提供多方面的资助和支持。民政部正协助四川省政府制定有关救助安置办法,研究建立多种体现社会爱心的途径和方式,如动员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资兴建福利机构,建立孤儿救助安置基金,引导基金会和企业定向资助孤儿生活、康复和教育,提倡孤儿的家庭寄养、收养、助养等。同时,研究制定相应的鼓励措施,如对捐资兴建社会福利机构数额较大的捐赠者,可设立明显的资助标识或冠名。特别是通过依法开展社会收养,促进这些孩子回归家庭,使他们健康成长。  答:对于地震造成的孤老、孤残人员,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兴建城市社会福利机构和农村五保供养机构,提高生活保障的标准和水平。另一方面,也要引导社会力量关心关爱孤老、孤残人员,在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捐资定向资助他们生活的同时,大力推行亲属赡养,积极探索社会人士爱心赡养,签订赡养协议,使孤老、孤残人员也享受到家庭温暖。   答:开展“三孤”人员心理抚慰,是做好“三孤”人员救助安置工作的组成部分,已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重视。目前,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已开始组织社会工作和儿童心理方面的专业人员开展对“三孤”人员的心理抚慰。目前安排好灾区群众的生活仍是最急迫的任务,希望有关组织和专业工作者、爱心人士,要有序组织,不要盲目前往,以减轻灾区的接待压力,避免给自己的出行带来不便。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